-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16期2016年11月
圓覺之道第三十三集(下)
這三個方法不是一種次第,也沒有順序,但是想化解問題必然要相互運用這三個方法,以達到一個饒益性的結果,或者完成一種功德力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16期2016年11月
316期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一念普觀無量劫 無去無來亦無住
如是了知三世事 超諸方便成十力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16期2016年11月
唯識法相學61十二因緣(二)
這裡談十二因緣就是十二個因緣法,因為“什麼”以及“所緣的是什麼”,就是關係的緣是什麼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16期2016年11月
佛法要義 善與惡的究竟
談善,因為有一個終究的結果,得到一個果報,那就是福報的問題,而談修行辦道,凡有所計較執著,即使是道也會成為障礙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20期2017年4月
圓覺之道第三十五集(下)
舉例來看一個問題,譬如欣賞一張照片,照片裡有一個人像,你的重點是擺在照片還是人像?當然是擺在人像。但是只依這張照片去看人像,是不是就能確定如此?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20期2017年4月
320期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如人設美饍 自餓而不食
於法不修行 多聞亦如是
如人善方藥 自疾不能救
於法不修行 多聞亦如是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20期2017年4月
唯識法相學65唯識與緣起--三苦(上)
先看行苦,從無明、行、識、到名色、六入,為什麼這一段在十二因緣法裡屬於行苦?
- 出處:應佛之印期數:320期2017年4月
佛法要義 覺的認識
所以本覺,不要把它扯到第八阿賴耶識。本覺既然是佛性,怎麼能顯現出來?如果不能顯現,即使本來就有這種覺悟的本能也沒有用,因為必須要顯現出來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23期2017年7月
圓覺之道第三十七集(上)
這裡談“眾生相”仍以人來說,不包括其他的飛禽走獸,雖然牠們都是有情眾生,畢竟飛禽走獸不是在當生能有機會達到“圓覺”的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23期2017年7月
323期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佛子弘願,不僅平等一如,更應增上;不可自以為貴,視眾生業重堪憐,而以驕慢心念,大言度他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23期2017年7月
唯識法相學68種子
唯識法相從這個單元開始,要談法相怎麼樣去認識了別而後肯定。這是一個必須先要把握的大前提──憑什麼去認識、去了別,又憑什麼去肯定?所以談唯識法相首先要從種子說起
- 出處:應佛之印期數:323期2017年7月
泡沫集 變
那夜盡之後 白晝來臨
那溫暖陽光 幅射人寰
不是另一種的面對
等著你投注思緒更深
- 出處:應佛之印期數:323期2017年7月
佛法要義 覺的行法(一)
「無上正等正覺」,正等正覺的「等」是說要達到覺的目的,不管用什麼方法去修行,必須在一個正道上,離於正道雖然也有覺的機會,但不可能達到圓滿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26期2017年10月
圓覺之道第三十八集(中)
因為佛法不是教你去取捨,修行也不是教你去取捨,而是偏差的行為會成為障礙,你要怎麼去修正、怎麼去排除障礙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26期2017年10月
326期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若見直路 當願眾生 其心正直 無諂無誑
見路多塵 當願眾生 遠離塵坌 獲清淨法
見路無塵 當願眾生 常行大悲 其心潤澤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26期2017年10月
唯識法相學71所緣境(上)
上一節談到心所四分,於“法”那只是一個主旨而已,真正要完成一個法必須要有“所緣境”
- 出處:應佛之印期數:326期2017年10月
休庵拾粹 靈感的觸角
靈感的觸角,把握於生滅相中,那覺悟點的一剎那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26期2017年10月
心路歷程--桑蒙
生命的最初是什麼?
生命的過程為何苦多於樂?
生命的結束是銷滅了麼?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26期2017年10月
休庵詩詞 擁著悠悠的夢
輕輕的風
飄飄的雲
擁著悠悠的夢
游走,游走,游走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27期2017年11月
圓覺之道第三十八集(下)
至少能得到好處,能幫助你在生命的道路上可出離三界,不受六道輪迴之苦,這就是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