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佛之印

    推銷知識

  • 文:殘伯出處:218期2007年 9月刊
  • 知識,於見聞中對事理的認識。
    知識,吸收之後,必須加以消化;於中獲取成為利樂的營養,而且是屬於自己的。

    紅祖衣說起

  • 文:殘伯出處:217期2007年 8月刊
  • 這裡不說祖衣的緣起,但論莊嚴與珍貴的價值,肯定是不可輕視、不可作賤的。然而,放眼時下,舉凡法會行儀中,動輒「祖衣」如雲集,分不清上首、下座、方丈、賓客;人人不甘屈就,個個唯恐位卑,一種「老大唯我」的心態,表露無遺。

    即、不等於就是

  • 文:殘伯出處:216期 2007年 7月刊
  • 即,有立時、當下、等齊多義。
    即,於佛典中最重要的文句:如、色即是空、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等;從來多少人將此「即」字,詮釋成「就是」的意思,捨棄了「為甚麼」的法義。

    語言分類

  • 文:殘伯出處:215期 2007年 6月刊
  • 語言、原本是人類溝通的橋樑;時下,卻變成了耍噱頭的作秀工具。當然,這並不表示全人類都是如此,畢竟各種環境,各種身份,因扮演的角色不同,所表現的意含也不相同。

    沉默與忍耐

  • 文:殘伯出處:214期 2007年 5月刊
  • 沉默:深沉靜默。
    於相,安靜不動,默然不語。
    於體,語默意左,想像莫測。
    於用,不事表露,建立空間。
    於境,自我主張,涵蘊其意。

    兒子回來了

  • 文:佛痴出處:214期 2007年 5月刊
  • 十三歲的小男生,身高一八○公分,乍看之下,像是成年的帥哥;可惜他的處境,是在單親家庭成長,因溺愛而造成任性,令親族們失望的中輟生。

    默擯

  • 文:殘伯出處:213期 2007年 4月刊
  • 梵語:梵壇。緣起於梵天王,於宮殿前設一壇;凡諸天眾不如法者,令立壇上,囑其餘天眾,不與來往及交談。

    好囝

  • 文:佛痴出處:213期 2007年 4月刊
  • 從國小開始,他就不喜歡讀書,一星期五天的課,雖然天天都有背書包,上學校,坐在座位上聽課,而實際上老師在講台上所講的,幾乎是有聽沒有懂。

    隱者

  • 文:佛痴出處:212期 2007年 3月刊
  • 有人說他是個怪胎。
    有人說他是神經病。
    因為,他頑固、倔強,脾氣大;發起火來,六親不認。

    葷與腥

  • 文:殘伯出處:210期 2006年 12月刊
  • 葷:異味之蔬菜。如葱、蒜、韮、洋葱、蘭葱等五種辛刺之菜;其味辛臭,食之壞口氣,生食多淫,熟食易瞋;長齋佛子,故不得食用。

    人生如戲

  • 文:殘伯出處:209期 2006年 11月刊
  • 緣無明而生人,一期中,喜、怒、哀、樂,不離名聞利養的欲求;勞碌奔波,有的為家庭生活,有的為眾生經營,有的嚴守本份,有的刻意強求,有的自食其力,有的投機取巧,種種身、口、意行為,就像是舞台上演戲,以不同的角色,說不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