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殘伯出處:234期 2009年3月刊
言與行
佛教談修行,重點在身語意
- 文:殘伯出處:235期 2009年4月刊
九五釋懷
牛年不立新氣象
兔臨九五意更癡
- 文:殘伯出處:236期 2009年5月刊
該說、不該說
說話,總不離人與事溝通的問題。
- 文:殘伯出處:238期 2009年7月刊
善巧方便的運用
首先要說明:善巧不是取巧。
- 文:殘伯出處:240期 2009年9月刊
人的教育
人、自入胎、出世、成長、開發,歷經嬰兒、稚齡、幼、少、青、中、老等年齡層,以至死亡之前,幾乎離不開學習的範疇。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248期 2010年6月刊
保命之道
問:刀劍是利器,何以能活人?
答:以毒可以攻毒!
- 文:文文出處:316期2016年11月
白雲深處--不要讓自己有太多的空閑
如果,懂得空閑就是慢性的自殺;那末,行於覺道的人,即已具備了行者的條件;就像是鑽木取火,唯有明確的忙碌,才能獲得可用的火源,而展現火的力量,運作得成效益!
- 文:文文出處:316期2016年11月
休庵拾粹 雲與塵
山與雲相共,山上的塵土,塵土上的雲。
虛空與雲相共,空中本來無雲。
- 文:若知出處:316期2016年11月
楞嚴探秘六之三
佛陀曾自述在因地時曾做惡人及小蟲,但常保精進,即使做小蟲,就有覺悟,在修行人身上做虱子的時候,修行人打坐絕不去咬他
- 文:文文出處:320期2017年4月
休庵拾粹 般若之門
「如何認識?」
「化暗為明!」
「如何下手?」
「從因、從緣、從自然性!」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20期2017年4月
佛法要義 覺的認識
所以本覺,不要把它扯到第八阿賴耶識。本覺既然是佛性,怎麼能顯現出來?如果不能顯現,即使本來就有這種覺悟的本能也沒有用,因為必須要顯現出來
- 文:若知出處:320期2017年4月
楞嚴探秘七之三
老和尚曾說過:「當業報現前時,要能歡喜去承受,問題就在你歡不歡喜得起來?」目犍連他這就是以歡喜心去承受,這是悟道人才能做得到的。
- 文:文文出處:323期2017年7月
休庵詩詞 山的高處
我想
能否如願而順利的爬上去
肯定於宇宙的高峰
- 文:文文出處:323期2017年7月
休庵拾粹 雲水一滴
行腳僧的行為宗旨,在於行程中的發現;雖然,並未離捨見聞,同樣是看是聽;但看聽之餘,必然於見聞以智慧的洗鍊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23期2017年7月
泡沫集 變
那夜盡之後 白晝來臨
那溫暖陽光 幅射人寰
不是另一種的面對
等著你投注思緒更深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23期2017年7月
佛法要義 覺的行法(一)
「無上正等正覺」,正等正覺的「等」是說要達到覺的目的,不管用什麼方法去修行,必須在一個正道上,離於正道雖然也有覺的機會,但不可能達到圓滿
- 文:若知出處:323期2017年7月
楞嚴探秘八之二
阿難深深慚愧自己在道上從來沒有好好下工夫,這下下了決心,殷切勤懇地請佛陀開啟十方如來成佛的最初方便法門,有微妙的奢摩他、三摩缽提以及禪那等法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26期2017年10月
休庵拾粹 靈感的觸角
靈感的觸角,把握於生滅相中,那覺悟點的一剎那
- 文:若知出處:326期2017年10月
楞嚴探秘九之一
佛陀的循循善誘,才真是煞費苦心的,還要舉切身相關例子讓他自己去思考:阿難才說“怎麼可能!一人吃眾人飽?”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27期2017年11月
休庵拾粹 聲色之惑
苦難與迷惑,對照鮮明;天堂與地獄,人為分立;這,就是不可抗拒的業力世界,佛陀所說的:「可憐愍的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