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91期2014年8月刊
生命的重生
過去自學佛以來,於唯識學的概念也曾經接觸過一些,但始終止於名相的知解,似乎較難在生活中察覺其蹤跡。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92期2014年9月刊
拾遺
千佛山菩提寺於7月19日至25日舉辦僧眾精進共修的結夏安居活動,為了圓滿此活動,許多台南區的義工菩薩們都發心來護持,讓僧眾能安心共修,更增上了一股道的力量。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92期2014年9月刊
西安六日行
一天在西安用完晚餐,有人提議去看大雁塔,走進一個人聲鼎沸的廣場,大雁塔矗立半空中,已經是晚上八點的時候,但天才微暗,天邊的晚霞與大雁塔相輝映,成一幅唯美的圖畫。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92期2014年9月刊
心經導論的心得分享
心經頭一個“觀"字,如何去觀?就是指深入去看,必須從「行深」開始,先去認識這個有相而後去行,依於擁有的知識經驗與佛陀的道理方法,運用想行之間的間隔去研究、分析、認識,才不會無明迷惑地去行識,其結果就是「有」的突破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92期2014年9月刊
讀雲老襌「六力說」的心得感想
《六力說》曰:「今說因位菩薩,自凡而聖,由迷而覺,六力具足,皆為過程...」
菩薩在修學的過程中,不作自他分隔,執著“染淨、大小、高下、貴賤、美醜”。一綑柴火、一個小孩、一個女人、乃至一個國王,所有的平常日用皆不離佛性的作用。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92期2014年9月刊
我讀《禪的語絲》
六祖:「汝觀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
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
萬法盡通、萬法具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292期2014年9月刊
佛說四十二章經心得報告
佛陀在《佛說四十二章經》中曾經提到人有二十難,「會善知識難」是其中一難,倘若我們要去人群中尋找一位對我們有啟發的良師益友,這也許是一件很難的事。端看我們此生中的機緣。但是善知識真的難覓嗎?
- 出處:活動報導期數:292期2014年9月刊
孟蘭盆法會後記
「盂蘭盆」是「救倒懸」的意思,是指在出家師父們結夏安居圓滿時,於盆中設甘露美食,供養十方僧眾,而藉此殊勝功德力,可以度脫鬼道眾生,脫離惡鬼道之苦。佛弟子們於每年此時參與盂蘭盆法會,供養三寶以報父母恩,所以農曆七月是佛教的「孝親報恩月」。
- 出處:禪跡、法味、願相隨期數:292期2014年9月刊
古嚴禪寺憶師公
大寮的香積菩薩
一般佛教叢林稱在大寮工作的人叫”香積菩薩”,要說大寮的工作很辛苦,一點也不為過;尤其遇到年節慶典或大型法會,又掌大鍋,又搬柴火,使用傳統爐灶又要控制火候、飽受油煙,實不簡單!
- 出處:文章轉載期數:292期2014年9月刊
無色的雲
她知道自己出竅了,那是二十天前,在美國加州由洛杉磯到舊金山的高速公路上,還沒來得及反應,前面一部深藍福特車的車尾星球撞擊般地剷進來,一下子她騰空定立在三十公尺的高空往下望,八部車一條蜈蚣般地黏成一線,是連環車禍。慧慧那輛紅色的豐田車車頭、車尾都不見了,只餘下像塗了蔻丹的指甲一片車頂。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292期2014年9月刊
詩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292期2014年9月刊
無窮之疑
「瓶中鵝」的公案是個啟發思惟之路的方向。「我」是否就是那隻鵝呢?那麼「瓶」不就是我所生存的器世界嗎?它引發我的五蘊變化,在生死輪迴中遷流不息。我學佛的目的不就是從達到「了生脫死」開始嗎?因為「了生脫死」只是「鵝出了瓶」而已。
- 出處:高僧傳略記期數:293期2014年10月刊
德山宣鑒禪師
他一直以為自己三學具足,不免傲視天下,曾大言不愧的說:「一毛吞海,海性無虧,纖芥投鋒,鋒利不動,學與無學,惟我知焉!」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93期2014年10月刊
靜坐止觀之有感而發
一味以強烈的自我意識來判斷事情,一直逃避不敢面對自己,否定別人的看法,還自以為不太計較、不去執著,實質上分別心很重,終究自招苦果。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93期2014年10月刊
古嚴 古嚴
一、重溫舊夢
「你為什麼要排磚塊?那是建築師傅的工作呢!」
某師看到我把一堆散置在角落的磚塊疊成整齊的方塊,好奇的問著。
「我只是在重溫舊夢而已。」我回答。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93期2014年10月刊
我讀《禪的語絲》
佛法不是用來作武器,專門刺傷他人。
佛陀所說的道理與方法,是用來調整自己的缺失;
務期使不好的調整成好的,使好的更為增上。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293期2014年10月刊
中國佛教史心得報告
佛法是絕對的真理,然在「人的差異解讀」之下,形成各種不同的影響,這是人的善惡、對錯、好壞二分法產生了天與地的效應,問題在哪呢?
- 出處:文章轉載期數:293期2014年10月刊
極短篇/快救牠們
生命面臨大危難,會發出求救的訊號,時時注意周圍的話,會接收到這種呼聲……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293期2014年10月刊
佛法分享-----瓜熟蒂落時
老禪師提示我們這是跟「時節因緣」有關係,即你在過去世種下的菩提種子深跟淺的問題,而各人的時節因緣不同,成就的快慢也就不相同。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293期2014年10月刊
畫夢 - 禪行者線條
昨夜風雨中
您入夢來…帶著一抹微笑
夢止處卻止不住淚水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