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39期 2009年8月刊
雲公老杜多九五嵩慶 藉聯稱壽
白雲千載在;
黃鶴幾時來。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39期 2009年8月刊
不懂是壞事嗎?
筆者在彰化監獄的書法班上課時,都會利用一點時間,找一個話題和同學們聊聊。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39期 2009年8月刊
「生命的答案水知道」心得與回響
本課程主題,是介紹日本江本 勝博士(Masaru Emoto),於偶然機緣發現「水結晶」,能聽、能感測到大自然不同區域、不同時節因緣與眾生心念發出波動訊息。
- 出處:高僧傳略記期數:240期 2009年9月刊
天台大師 - 智顗
智顗(538~597),隋代荊州華容(今湖南華容縣)人,俗姓陳,父親是梁朝的將軍。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240期 2009年9月刊
管理漫談 (十二)
激勵指的是工作的動機,也就是一個人願意完成組織指定事情的原因或動機。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240期 2009年9月刊
佛研院~好似駕駛訓練班
這十幾年來,每當生活得太過安逸,稍稍停下學習的步伐之時,總會有那麼一個相似的情境重覆出現。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240期 2009年9月刊
學佛之道 - 慈悲心,喜捨行
我們可以成佛嗎?當佛陀修行,到達最高的悟境時,他發現每一個人都擁有本具的光明佛性。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40期 2009年9月刊
為什麼要學佛、皈依三寶
為什麼要學佛,為什麼要皈依三寶,看似兩回事,其實是一件事。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240期 2009年9月刊
書香閱讀年徵文優選 - 論千佛山止觀與清淨慧品
《圓覺經‧清淨慧品》,佛以四句三十二字作結:「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240期 2009年9月刊
ㄨㄚˇ ㄨㄚˊ
最近曼殊佛寺新來了一位嬌客,叫蛙蛙(ㄨㄚˇ ㄨㄚˊ),是一隻牛蛙。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240期 2009年9月刊
隨緣的覺察
清晨,張開雙眼迎旭日,又賺到一天了!穿上昨夜上床之前脫下的鞋子,合掌感恩!感恩!「哈 ---- 」怎麼打這麼大的一個哈欠?噢!昨晚睡眠的品質不好。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40期 2009年9月刊
不思善 不思惡
工作崗位上,每當飛黃騰達、勢力得意之時,人往往自以為傲,以己是聖賢,而視貧苦之人為凡夫,因之輕視別人,不知輕視別人,就是輕視自己。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40期 2009年9月刊
巧手佛心─布幔課心得
千佛山佛陀學術研究院於九十八年七月十一日至七月十七日,在菩提寺舉辦為期七日的殿堂佈置課程。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40期 2009年9月刊
憶恩師 -- 一位天主教的菩薩
一個月前,從姐姐郵件傳來,孟修女在臺北的修道院往生的消息。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40期 2009年9月刊
白鷺鷥與白戇鴨
白鷺鷥與白戇鴨,二者皆冠以「白」姓,看「白帥帥」的外表,雖徒然相似;但遠觀其體態,卻是「環肥」、「燕瘦」有別,若論其智慧,二者相差更不可以道里計。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40期 2009年9月刊
緬懷誠師
若誠法師捨報已百日;雖說無常是出家眾必須面對的日常課題,但事一關己又不同,能坦然面對的有幾人?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241期 2009年10月刊
學佛之道──忍而化之
忍,梵語:羼提,為六波羅蜜之一。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241期 2009年10月刊
管理漫談 (十三)
領導為使部屬 (被領導者或跟隨著) 熱衷完成事情的道理與方法。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41期 2009年10月刊
鳳凰花、驪歌、告別式
驪歌初動,離情轆轆,驚昔韶光匆促。
勿忘師訓,謹遵佛囑,從今知行彌篤。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241期 2009年10月刊
卵胎濕化之省思-《金剛經集義》研讀報告
《金剛經‧正宗分》佛陀以發大心開講,云:「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