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處:高僧傳略記期數:263期 2011年11-12月合刊
神會大師 - 於滑臺大雲寺設無遮大會論南宗禪為正統
神會(西元668~758,一說760年),是六祖惠能晚期弟子,荷澤宗的創立者,建立南宗的一位重要人物。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263期 2011年11-12月合刊
學 佛 方 程 式
所謂:「懂得道理好修行」,可是佛陀遺留下三藏十二部經典,範圍如此廣泛,而其中的道理又如此甚深微妙、浩瀚無邊,對於初進佛門的學佛行者,該如何去把握呢?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63期 2011年11-12月合刊
用珍惜感恩的心,充實自己,饒益他人
匆匆的又過了二年,再次收到你的來信。誠如你說的:「時間過得真快!」古人說:「朝如青絲暮成雪。」如今我也有同感了。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63期 2011年11-12月合刊
歸鄉
年來滯留它鄉努力於工作,卻仍然一無所成,尤其在去年歷經天倫之喪的悲痛之後,更讓我有無家可歸,漂零於人世間的感覺。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63期 2011年11-12月合刊
千佛山朝山之旅
所謂「朝山」對我而言,是句陌生的言詞,對於「佛法」更是完全不懂,但因時常聽薛媽說:千佛山有位慈悲的老和尚,為人謙卑,是位德高望重的老師父。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63期 2011年11-12月合刊
禮佛 - 朝山記行
朝首翹望 伏首皈依兩足尊
山門清淨 一曲梵音滌塵囂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63期 2011年11-12月合刊
十月二十二日朝山活動心得
十月二十二日晚間之朝山活動,個人覺得非常難得、感動、歡喜,不因肢體疲憊而快樂減少。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63期 2011年11-12月合刊
轉念
學佛的都知道:「一切為心造」;亦明白「三歲小孩都知道,八十老人做不到!」
- 出處:憶師 想師 念師 徵文特刊期數:263期 2011年11-12月合刊
十八相送
禪唱嘎止,聞者驚愕;主角下台,觀眾不散。
離情依依,淚眼娑婆;難分難捨,十八相送。
- 出處:憶師 想師 念師 徵文特刊期數:263期 2011年11-12月合刊
最好的讚頌
種子雖小,但它有著老樹的基因。
總有一天它們會成為獨立的參天巨木。
- 出處:憶師 想師 念師 徵文特刊期數:263期 2011年11-12月合刊
感恩
學佛就是要明瞭自我。什麼是自我的本來面目!?也就是要徹底地清楚,為什麼要來學佛!?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266期2012年4月刊
佛研院畢業,只是修行的開始
在過些日子,就有同學即將畢業了,他們將要歸到常住,領取一份職事、盡一份心,發揮其所長,服務於常住。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266期2012年4月刊
讀〈參學之道〉之感想
當一名學生最大的本份便是「學習」,而在世俗的學校學習,與在佛研院裡的學習是相當不同的。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66期2012年4月刊
旅行
名作家張曉風說:「旅行,就是把家往外搬。」能以四海為家,這種人最豁達。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66期2012年4月刊
佛法的薪傳
「你到經中找找,看看佛有沒說過?找到了,再來找我。」兩年前一位長老對我說了這句話。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66期2012年4月刊
音樂與修行
元旦前夕,青年人例常都必須以狂歡的形式迎接新的一年的來臨。正處於人生巔峰的孩子們也不例外,與同事、朋友安排了聚會,家中留下我一人享受著日復一日的迴圈……。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66期2012年4月刊
311植樹‧朝山行
晴朗無雲的天空,涼爽宜人,山巒的靉靆靈霧,環繞四周,山野中的微風,送來清淨山林的氣息,含著些許泥土味道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66期2012年4月刊
忙碌 忙碌
忙碌,一定看不見,清晨 天空將亮的那一剎那
- 出處:高僧傳略記期數:267期2012年5-6月合刊
鑒真和尚─日本律宗之始祖
鑒真(西元688-763年),唐代赴日本傳戒並首創日本律宗的高僧。俗姓「淳于」,揚州江陽縣人。十四歲出家,研習律學與天台止觀,曾至洛陽、長安參學。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67期2012年5-6月合刊
帶刺的玫瑰花
那一年,小學的班長,發起畢業十五年的同學會,拜託大家全員到齊,給魏老師一個驚喜,也讓老師知道這些寶貝學生都很成材,不辜負恩師的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