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78期2022年7月
衲衣下的足跡 窗櫺贅語
對於性格拘泥、龜毛、愛吹毛求疵的人,那條細小尾巴,肯定就是你最不願割捨,最不願放下的執著與計較,那條過不了門檻的尾巴也象徵著微細惑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78期2022年7月
衲衣下的足跡 義賣的善循環
談到是否觸犯戒律,經典有強調「專款專用」的重要性,「檀越所施物不異迴作餘用」,信眾的布施不能用於違背他本意之處,如果因此而觸犯戒律,這才是出家人要小心的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78期2022年7月
人物採訪 明明白白一條路 萬萬千千需努力
對《華嚴經》所云:「知諸世間,如焰如光影,如響亦如夢,如幻如變化。」有更深刻的體認
- 出處:文章轉載期數:378期2022年7月
【極短篇】智仙尼師和楊堅(下):護法皇帝
「七重周垣,百拱相持,龕室高竦,欄宇連袤。」寺院有七層牆,一百座拱門,高聳的佛殿內有龕室,屋宇欄杆連綿不斷。皇帝在七層牆的中央為智仙尼師建造一座金舍利塔,存放她的靈骨,開創了隋朝以舍利塔為佛寺中心點的建築形式。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78期2022年7月
「思路」之讀後心得
「思路就是菩提道路,思路很細膩、綿綿不斷的,稱之為思惟,以菩提做為一個思路,並不是以自我意識在菩提上面去表現,而是在菩提道上不斷地熏習中間,要怎麼樣精細地、綿綿不斷地去得到利益。」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78期2022年7月
讀「思路」的心得
如上白下雲老和尚一書《思路》中所提,真正的學佛是能脫胎換骨!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78期2022年7月
雲水悠悠研讀心得報告
世俗的人似乎都是為了享受福報來的,用盡大半輩子的時間和精力去爭取的一切,結果到了最後沒用上的都需要放下。等於浪費這麼多時間和精力,去爭取一些用不到的東西,倒不如把這些時間省下來,好好的思考,來到人世間,人的一生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 出處:封面底期數:378期2022年7月
千佛山雜誌2022年七月(378期)雜誌翻頁書
請前往觀看:千佛山雜誌2022年七月(378期)雜誌翻頁書
https://pse.is/4b244l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77期2022年6月
佛法看故事 《偷雞的人》
佛陀回答國王,說:「智者不做會令人後悔的事!」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77期2022年6月
衲衣下的足跡 玫瑰與刺--從“冷笑話”談起
所以,把身口意定調在業還是道,這無關天熱或天冷,多刺還是多嬌?畢竟外境無法障礙一個行者,而是看你內心「受想行識」起了什麼樣的變化作用。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77期2022年6月
人物採訪 遠方的雲
一般人總是在問題中找答案,可是答案會一直變化!問題紛呈繁複,有多元的面向,所以「佛法講求不定法」,目前呈現的只是暫時的因緣,必須時時觀照自己,依著佛陀的道理方法去「信解行證」。
- 出處:文章轉載期數:377期2022年6月
【極短篇】智仙尼師和楊堅(中):潛龍在野
都是智仙教的,她教他情緒不要受別人的、外在事物的影響,其實教的是「無生法忍」;她教他專注地由外到裡觀察人,其實教的是「制心一處」。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77期2022年6月
介於叢林與紅塵的十方大法禪寺
太多的以為,障礙了我們;修行不僅僅是理解,重點是實踐。說著那些前所未聞,令人驚心動魄的言語…轉法師臉上筆直的線條卻反而慢慢變得柔和起來,這真是一次奇妙的經驗,來自一座被紅塵一刀劃過的十方禪寺。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77期2022年6月
總會有人在不經意的時候治癒了你
我先生說,妳拿錢這種行為太傷人了,人家自願跑來,不是為了要趁火打劫,善良是沒有籌碼的。對,我突然想起來了這個世界上的確是有有錢買不到的東西,也有不用交換任何東西的感情…而這個陌生人治癒了我…
- 出處:封面底期數:377期2022年6月
千佛山雜誌2022年六月(377期)雜誌翻頁書
請前往觀看:千佛山雜誌2022年六月(377期)雜誌翻頁書
https://online.flipbuilder.com/chiefsun_magazine/jwgr/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76期2022年5月
佛法看故事 釣魚
一個擁有太多優點的人,如果不能小心的約束,處處言行的表現不肯收斂的話;那末,此人的一生,必然是在『冤曲』的歷程中,度著數不清的『委屈』日子。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76期2022年5月
衲衣下的足跡 眾裡尋他千百度,只為還他四佰伍
馬祖禪師怎樣考驗他,他終顯「一心不亂」,成為一個不迷惑之人;不須東西南北奔走,只須體悟現前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76期2022年5月
衲衣下的足跡 生命的課題
「老病死」並非年老者的專利,生命每天都在流逝,病苦哪天來臨也未知,只能珍惜日常的每寸光陰,在有幸得聞佛法的人身,期許深入佛陀法義,明了「生」的內涵,遠離顛倒夢想,達到心無罣礙,那麼死亡來臨的時刻才能解脫自在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76期2022年5月
佛法與現實之間 學佛對我的影響
那時就因為看不懂《唯識法相學》才決定走一趟菩提寺。從官網上我知道千佛山菩提寺有華藏殿,就跟母親一起去禮拜華嚴三聖,回去後竟然比較看得懂唯識法相學了。
- 出處:文章轉載期數:376期2022年5月
【極短篇】智仙尼師和楊堅(上):寄養佛寺
他當皇帝以後說:「小時候吃神尼的醃麻豆,美味啊!現在每聽到佛寺的鐘聲,我想起小時候的快樂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