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46期 2010年4月刊
雙贏秘方:放下自我!
聽過老師對學生道歉的事嗎?見過老師在學校做清潔工嗎?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46期 2010年4月刊
學佛的省思
退休之後做了人生最棒最明確的選擇,就是來到千佛山菩提寺,這個既殊勝又莊嚴的道場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46期 2010年4月刊
雲公老和尚九秩晉六壽慶撰聯恭賀
萬家生佛;
一代耆僧。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247期 2010年5月刊
管理漫談 (二十)
在雜誌社恕師父的規劃下,一年多來,個人嘗試以漫談的方式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247期 2010年5月刊
老禪師的話‧慈悲的培養
大慈與一切眾生樂、悲名愍念眾生受五道中種種身苦心苦。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47期 2010年5月刊
日曆、撕日曆、翻日曆
日曆,是一部大型的計時器、壁鐘。它計的時間數位較大,只計年、月、日、星期,不計幾點、幾分、幾秒。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47期 2010年5月刊
慈悲故事集
今年農曆春節,用完早齋,鍾玲教授跟寺裡幾個人到後山走走,回來後,她與我分享了一件事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47期 2010年5月刊
給爸爸的一封信
最近有信徒有些感情上的困惑,言談之間詢問:「師父為什麼想出家?」其實,這個問題有很多人問過我。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47期 2010年5月刊
續我的懺悔
半個月前,住持和尚在韋駄院召集男眾常住師開會,在討論中,我了然於三年前從衹園寺回菩提寺的「為什麼?」我感覺這種“當面說清楚”是突破誤會很好的方式。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247期 2010年5月刊
老禪師的垃圾桶
電腦裡面不是有個垃圾桶嗎?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247期 2010年5月刊
隨緣的覺察(8)
讀《地藏經》,一遍、兩遍‧‧‧‧‧‧ 無數遍了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247期 2010年5月刊
姑嫂的小故事
2008年5月11日千佛山菩提寺舉行浴佛法會。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47期 2010年5月刊
獻給所有慈悲的母親 - 來自一位狠心的母親
佛教說:慈悲是拔苦與樂。
- 出處:高僧傳略記期數:248期 2010年6月刊
一聲佛號一光明 - 善導大師
善導(613-681),唐代山東臨淄(一說安徽盱眙)人,俗姓朱。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48期 2010年6月刊
千古艱難唯一死
何謂死?《瑜伽師地論》(以下簡稱瑜伽)說:「由壽量極故,而便致死。」醫學的說法,是呼吸、心跳停止,器官衰竭不再運作,名為死。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48期 2010年6月刊
在何處與東風相遇
在你心裡可有一首歌輕躍,隔許久再聽,感覺有什麼隱隱而徹底地不同了....。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48期 2010年6月刊
蓮華與蓮藕
蓮華高高在上,低頭看著蓮藕: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248期 2010年6月刊
啟示錄
偶遇善知識,說:「和你聊聊,結個緣。蠻好的。」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48期 2010年6月刊
心情小故事
當生活中發生一些事情,無論是關乎自己或他人,總是會先在事相上打轉、分別上爭執,而所爭的也正是自己所在乎的,然而於對方來說也是一樣的。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48期 2010年6月刊
名相中的法義
某日在菩提寺佛學班上課,智下翔法師談關於煩惱與菩提、汙泥與蓮花、垢與淨等名相法義,其深入精闢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