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51期2020年1月2月合刊
生活佛法
面對色塵緣境,如果保持覺察狀態並沒有什麼念頭產生是法塵,但當根塵起作用而(想)去看,聽等等,那法塵就變成色法。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50期2019年12月
衲衣下的足跡 南傳佛教寺院體驗
年輕的她說:「閉目打坐時,就彷彿進入一個浩瀚無垠的時空,可以自在愉悅的任意遨遊,我一直很享受這種內在的自由。」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350期2019年12月
佛研院園地 活著究竟要做什麼?
人生無常,生命存在的每一剎那,因緣隨時變化。在這樣的情形下,我們活著究竟要做什麼?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350期2019年12月
佛研院園地 談晉文公的生平和誠信
晉文公一生傳奇,遇無常變化,最後在歷史記載中留下不少典故,到底他的誠信是實是虛,亦無從考究;我們佛弟子鑑古論今,最少要做到「諸惡莫作」。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50期2019年12月
從佛法看故事 豈非同院
多少人,在生長過程中,往往在不知不覺中,流轉於聽任或埋怨的迷惑裡,而忘了或說不敢面對現實,那已經擁有的許多歷程,頗富經驗價值的際遇
- 出處:文章轉載期數:350期2019年12月
【極短篇】鍾玲/一葦渡長江
達摩想,看這渾身公子氣派,要花多久才能去除他的貴氣、驕氣、文氣.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50期2019年12月
徵文廣場 登山客與山神
你說,人類以為這裡有什麼?
空無一物啊!人能從這裡帶走何物?兩手空空啊!
- 出處:活動報導期數:350期2019年12月
活動報導 菩提大道從這裡開始
「菩提大道從“這裡”開始,請教“這裡”是哪裡?」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349期2019年11月
佛研院園地 大佛腳下的安寧
在一次共修的時候,教授師提出了一個課題「委屈」,有些同學分享家人受了委屈,一直不能釋懷,一生如此繼績消耗下去,一定很難過,那為甚麼要繼續呢?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349期2019年11月
佛研院園地 翻轉人生的地圖
這些Marley生前最看重珍愛的東西,死後卻成為他永恆的負擔與折磨;試想我們是否亦是如此?鐵鍊拴身而不自知!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349期2019年11月
行腳生涯和修行:白雲老禪師的五言詩(三)
行腳臺灣島,臺灣道無窮。
溪多海岸遠,蕉風椰雨濛。
時觀濤與浪,意識不覓風。
能捨水變異,道在風浪中。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49期2019年11月
從佛法看故事 釣魚記
所謂懂得道理好修行,知道方法好用功。掌握了,便得心應手,事半功倍;違背了,則捉襟見肘,事倍功半。
- 出處:文章轉載期數:349期2019年11月
【極短篇】鍾玲/達摩祖師的尋尋覓覓
「無生法忍啊,徒弟,時機未到。要六十多年以後,你才會找到震旦國的傳人。注意啊,東去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找到那個傳人,一切都為這個目的。就像當年我找到你一樣。」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49期2019年11月
老師父與母親的對話
「如果能出家,透過佛法的長期熏習,就有修養成為人天的老師,以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心,加上戒定慧三無漏學的修養,就可以普度眾生,利益眾生。」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49期2019年11月
樂透之後
利字當頭,因而將隱藏在內心深處,那個赤裸裸的「我」,激化並釋放出能量。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48期2019年10月
雲語書摘 入佛之道
人是一種擁有無窮煩惱的動物,像一座山擁有太多的事與物。因此人免不了一生中,為煩惱耗去了最多的生命。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48期2019年10月
衲衣下的足跡 與婆羅浮屠有約
婆羅浮屠還有另一個顯著的雕刻即是共計有504尊,與成人身軀一樣大的佛像,盤腿安座在東、西、南、北四個方位,並結有不一樣的手印。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348期2019年10月
行腳生涯和修行:白雲老禪師的五言詩(二)
少小離家出,頭陀遍湖州。
饑渴風雨裡,無復我悠遊。
禪海尋面目,苦林總欠收。
搯水和月煮,火中守道流。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348期2019年10月
佛研院園地 同學,你要去哪裡?
「那是你不在意啊!如果是你在意的人、事、物,你能不起心動念,沒有情緒嗎?」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48期2019年10月
從佛法看故事 奶奶屬牛
《法句經故事集》中的愛欲品謂:智者明白這些貪欲(指對珠寶、裝飾、兒女、妻子的貪愛)是堅固強大的束縛,它們雖然外表看似鬆弛,實際上難以解脫。智者斷除這些貪欲,不再貪愛,而出離世間出家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