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03期2015年9月
老少年
「老年時像青年時一樣高高興興吧!青年,好比百靈鳥,有他的晨歌;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人生永遠是可愛的,也可永遠高高興興。趙慕鶴永遠朝著黎明、青春方面看。
………………………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03期2015年9月
隨緣隨寫
一隻小鴿子, 踩著落葉在不遠處走來走去, 「姊姊」問我: 「阿嬤, 那是誰的腳步聲?」 「是鴿子。」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03期2015年9月
終南隨筆
許久沒有過這樣的午睡,醒來,山風吹過窗外的楊樹,藍天和陽光被抖落成繁星一樣的碎片。麥地裡野雞在高昂的鳴叫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03期2015年9月
巧得聖語錄--寄蘇州一友人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03期2015年9月
若我逝後
若我逝後,希望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都能一切依舊,如同自己從未離開過,依然感受到愛、溫暖與信任。如果不是我,深深問自己,我真的能同前面作者所說那般坦然豁達嗎?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04期2015年10月
結夏安居共修後記
此次結夏安居共修,使我們有業因、業果及因緣的概念,而更加謹慎於每個當下,身、口、意行為的造作;時時提起正念,照顧好每個念頭,就是修行中所要下的工夫了。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04期2015年10月
龜山國小在哪裡
不知”會迷路;“知”的結果可能最後還是迷,因為意念不清晰,你的所知仍只是“自證”而已,未經過客觀的“證自證”。只有運用思想,發揮智慧,日長月久知識經驗的累積,才能靈活反應。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304期2015年10月
唐代詩僧靈一和靈澈的詩歌 (六)
「誰識浮雲意」,誰知道道虔的內心境界呢?心意像浮雲一樣的自在飄渺,悠悠在天地間,覺得他的境界是“無處不為家”、“無處不是家”。
- 出處:文章轉載期數:304期2015年10月
極短篇 棒球棒
他們三個登山友是第二次來走小崗山的步道。長長的柏油路斜坡早停滿了一排車,所以子麗就把車泊在山腳下,三個人走上大斜坡。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04期2015年10月
游琴篇 逍遙集 序
此命推來事不同,為人能幹異凡庸;
中年還有逍遙福,不比前年運未通。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04期2015年10月
那一碗熱呼呼的湯麵
英英獨自到台北工作已經兩年了,當初是懷抱夢想應徵到一份出版社的工作,而北上就業。
- 出處:特別講座期數:304期2015年10月
足球男孩
在電影《高山上的世界盃》中有所隱喻,它可以是“佛性”與“修行”,也可以是“我執”與“無明”,在現實生活中哪一個人不是抱著一顆足球?!朋友!有關足球的迷思,這就要看我們是以什麼態度來看了?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304期2015年10月
千佛山的止觀法門
課中念師父提到了老禪師的一句話-「餓了吃飯、冷了著衣」,引發我們思考人們對於生理上的需求,能夠自然體解此需求,但對於自己心理的狀態卻不能去發覺其中的問題
- 出處:高僧傳略記期數:305期2015年11月
法眼文益禪師
上白下雲老禪師謂:就是以道眼而觀看萬物,去發掘根本真理的緣由之所在,那是一種超越所有相對性的方法;這種方法便是法眼宗獨特的心法,這心法的形成,緣由於他得悟羅漢桂琛禪師的開示:「若論佛法,一切現成。」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05期2015年11月
別惹鸚鵡
一天一位同學唱作俱佳的說:「唉喲!李老師妳也幫幫忙....我們還有其他科要讀呢!整天叫我們讀國文、國文....讀到最後簡直變成狗文了!」還學小狗叫了幾聲,大家一陣爆笑,“狗文”便成了大家紆解壓力的發洩語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305期2015年11月
修學愛語
佛學院生活有著看似忙碌的課程安排,除了要照表操課,有時也會有出坡的臨時任務,每天好像都跟著時間在賽跑........
- 出處:文章轉載期數:305期2015年11月
祖先與子孫
這天何曼儀醒得早,八點就醒了,因為昨晚沒上網,令她昏昏欲睡的原因是昨夜十二點回到宿舍,那綿綿密密的雨。忽然她由床上坐起來,睜開眼以前正在作夢,爺爺望著她....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05期2015年11月
偷得浮生半日閒
九月初的天氣,浮上絲絲涼意,驅走夏的炎熱,在這樣舒爽的氣候下,使人禁不住想要停下忙碌的腳步,做一次深度的心靈之旅。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05期2015年11月
詩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05期2015年11月
炎夏書聲 參加「閱讀與書寫的漫舞」有感
今天!太陽依舊降在棲霞山,
明日!太陽依舊爬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