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54期2020年5月
頑石化淨石之路
一個學佛的人在面對緣境時可以選擇「續此緣」,繼續了解認識它而得以從中突破;或者「不續攀」,設法斷掉它的後續發展。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54期2020年5月
白雲老禪師心地發明別感
學佛方程察覺照,意識分別無明顯,色心相應迷惑生,計著不捨煩惱纏。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54期2020年5月
從誤解中的省思
學佛讓自己的人生找到方向,當懂得收攝根門,雖有外緣隨時地引發,唯恐再造不善業,只有常生起慚愧心,懺悔並放下自我,才能安行於菩提道上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54期2020年5月
衲衣下
禪門行參 信解行證
湛深幽微 依持
不捨晝夜
- 出處:生活與修行期數:353期2020年4月
以智慧的方法面對“自我”與“親子關係”
什麼樣的人最有智慧呢?
於身,不放任逸樂而陷入懈怠的人。
於口,不逞一時之快造成毀傷的人。
於意,不貪圖欲望而染著無度的人。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53期2020年4月
衲衣下的足跡 “無患子”之歌
思想有其脈絡,須時時疏通管道,才能像附近的水圳溝渠,永續哼著美麗的調。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53期2020年4月
衲衣下的足跡 叢林生活實記
叢林制度的弘揚,是依唐朝百丈懷海禪師制定的《百丈清規》為本,古德依各地之民風俗情,奠定「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漢傳佛教叢林生活之特色。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353期2020年4月
佛研院園地 茶課發表
法喜充滿,就像是品茗:在茶好、水好、泡工好的具足條件下;飲茶者,同時亦得具足品茗的修養,方能相互應和;否則,即使是煮鶴而焚琴,仍然是處在煞風景的相違俗氣裡。
- 出處:文章轉載期數:353期2020年4月
【極短篇】鍾玲/慧可之斷臂求法
現在神光原有的貴公子氣息已完全消弭,但是他感到沮喪,以前他引經據典來解釋佛經,現在知道這種方法不對,他的心沒個安頓處。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53期2020年4月
徵文廣場 也談〔斷捨離〕
如在「世間法」中爭論是非,永遠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永遠都能找到一堆同理之人相互取暖,但這正是煩惱之源。去掉這個框框,才能脫離煩惱。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53期2020年4月
祈願雲公再娑婆
梵密護摩大慈悲,菩提道上踽踽行,祈願雲公再娑婆,祈願雲公再娑婆!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52期2020年3月
衲衣下的足跡 雜記二則
如果參不出重點,不知「法在哪裡」只在相上打轉,因為你沒有發現它的「關鍵」處,就像唯識學除了「見分」、「相分」,還有更突破性、更細微的「自證分」與「證自證分」,層層增上與提昇。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52期2020年3月
衲衣下的足跡 掃地掃地掃心地
佛陀為什麼要藉由掃地磨練來周利槃特伽尊者呢?究其所以,原來外在的塵垢哪裡比得上埋藏於內的心垢呢!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52期2020年3月
寺院巡禮 在美濃福慧寺過年
也想讓他們瞭解:「你們長期來福慧寺幫忙,而師父們來自哪裡?」所以去年,寺方才會舉辦「寺院巡禮」,就是為場地組辦的,讓義工菩薩能體會千佛山的精神源頭與傳承
- 出處:活動報導期數:352期2020年3月
恭賀住持陞座 共勉遍灑甘露
「寶剎住持今陞座,普施法雨大氣魄,僧俗二眾齊擁護,諸佛歡喜降福祚」
- 出處:文章轉載期數:352期2020年3月
【極短篇】鍾玲/法衣之南下
765年端午節晚上,代宗夢見一位操粵語口音,個子瘦小的老僧在一片紫光中,對他說:「把法衣還給寶林寺吧!」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52期2020年3月
徵文廣場 更上一層樓
兩三千年前相對無知的人都聽得懂的「佛法」理應是平易近人的。今日的人們為何難以理解?實因時空隔閡造成的文字、語意差異所致。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52期2020年3月
徵文廣場 狗子有佛性
問:「如何是修行捷徑?」
答:「老實修行,依教如法。」
問:「頓悟之法?」
答:「漸修因,頓悟果。」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51期2020年1月2月合刊
我的歲末感言--若遷
新的一年,祝福大家!
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 出處:文章轉載期數:351期2020年1月2月合刊
改變了「我」的一生
「在師父的師吼中,我發現了自己不快樂的原因,原來就是活在世間法的對立、相對之中,只選擇了自以為是的善、對、美、優秀……而去否定那些自以為的惡的、錯的、醜的、惡劣的人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