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16期2016年11月
衲衣下的足跡--被蜜蜂叮螫後之隨想
本來渾沌有太初,你們在大自然中快樂著、歌唱著,因為我的冒失而分隔出“作者”與“受者”的 混亂,你是蜜蜂,我是我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16期2016年11月
衲衣下的足跡--「當我們長大以後....」迴響
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面對許多緣境的變化,這些緣境也是引發一個人改變的力量;是往好的方向改變呢?或是在不知不覺中走向陌路歧途,而與人生的正道相反了?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16期2016年11月
人約黃昏後
午覺醒來,打開信箱,一封紅色「訃聞」靜靜地躺在那裡,訴說著,他的主人已經從輪椅上站了起來,邁著輕盈的步伐走向那銀閃閃的地方,鳴聲悅耳的靈鳥正獻上詩與歌歡迎他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16期2016年11月
法語的啟示(下)
她對阿鳳姨訴苦,說:「既然我已經無能力照顧了,想來想去,最好的辦法,就是和阿財作伙,來去死死好了。」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16期2016年11月
股票
是貪婪的藪緣
買了想漲
漲了心猿 跌了意馬
得失間心靈戕傷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16期2016年11月
梁武帝的新衣
最終國破人亡餓死台城。
學佛學智慧,怎來國亡!
功德在正修,法在哪裡?
智慧增加知識經驗;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316期2016年11月
桃園講堂一日行修心得(下)
以上這段 老禪師的開示中,可以體會到人們的眼睛即使是在現場的“眼見為憑”,也不一定表示事情就是像那個樣子
- 出處:文章轉載期數:320期2017年4月
【極短篇】鍾玲/遇狗記
樂樂踢到台階,往前撲倒,雙手撐著平台地板,感到大腿沒有撞到台階,而是落在軟墊一樣的東西上,一點也不痛。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20期2017年4月
小三的問題
行動派的張牙舞爪,逼得人妻節節敗退,一副鵲佔鴆巢的態勢,還大辣辣的說:「我們只是在不對的時間相遇而已!我們是認真的。」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20期2017年4月
「蜘絲馬跡」有禪蹤
有法師問:「何謂四諦?」
義曰:「聖上一帝,三諦何在?」
又問:「如何是禪?」
義以手指空,法師無對。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320期2017年4月
唐朝詩僧皎然詩中的禪境(II)
「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320期2017年4月
從佛法看故事--活見鬼
在現實生活的領域裡,人表鬼裡之類,幾乎俯拾即是。如欲念如火,愛貪不息,癡想蠻橫之造作者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20期2017年4月
「檀波羅蜜」讀後感
喜好布施之人,就像聰明有智慧的人一樣,知道身體危脆,財務不能恆常擁有,而能及時布施修福,得享後世福樂之報。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20期2017年4月
自己的煩惱要靠自己轉(下)
一般人碰到問題的“思維習性”是:一定要找出個解決問題的好方法才算盡責,搞到最後,所有的人都陷入“自以為是”的概念世界,難以自拔
- 出處:來函照豋期數:320期2017年4月
簡單~就是喜歡它
因為堅持*簡單*所以美麗
簡單其實是放下的勇氣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20期2017年4月
無底洞
一字「保:呆人」,為人作保就是作呆人,出了狀況,會造成無底洞。
- 出處:文章轉載期數:323期2017年7月
【極短篇】鍾玲/出事之後
馮月犯了登山的大忌,走路之際同時做幾件事情:她口中喝水,腳下行密林中蜿蜒的沙土徑,心中想著煩惱事。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23期2017年7月
明月幾時有
“水、月、身、影”彷彿是每個人不同的人生經歷,必然會抓住一些飛鴻泥爪。如果不能離色離相,究竟法諦,就會在無明的立足點上,分別得失,思憶再三。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323期2017年7月
唐朝詩僧皎然詩中的禪境(II)(四)
秋風落葉滿空山
古殿殘燈石壁間
昔日經行人去盡
寒雲夜夜自飛還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23期2017年7月
從佛法看故事4 腳痛
一般人有了問題或煩惱,總是把責任推卸於「要不是他,或她,或它,或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