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期2015年12月

    圓覺之道 第二十八集(下)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
  • 要了解這中間要有一個我,“我”是依業而言,“法”是依道而言,因為人的“我”因業而形成,在承受業的果報的時刻,會有很多發現、體會與感受,這中間就有覺的現象,就叫做道,也稱之為菩提。

    唯識與五蘊(上) 唯識法相學51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
  • 所以這種改變是從想上面,從認識到了別而改變的行為,不是從想蘊上起了變化就完成一種作用,就產生一種行為,不是這麼解釋;而是在“想”的上面怎麼樣去調理、去提昇、去改變我們的行為。這時並不認為這個行為的改變是對的或錯的?或究竟與道有什麼關係?

    佛法要義 羯摩 業 (三)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
  • 前面第一個委曲求全,在無可奈何情形之下完成的是曲業。穢業與濁業的差別在哪裡?穢,是卑鄙、下流、陰謀,如偷、搶、扒、劫,造成的傷害,不單單傷害別人,自己也得不到利益的,都叫做穢業;所以肯定彼此都會受到傷害的,就叫穢業。

    楞嚴探秘四之一

  • 文:若知出處:紅塵甘露
  • 我們先看般若經義:「一切有為法,皆悉待緣生,發起不自有,隨緣有差別,性元無決定,生滅不堅住,如愚凡所執,不識從未有,應觀諸法義,般若究竟空」。

    想行之間

  • 文:出處:雲語書摘
  • 於「業的想」會產生多「非想」,非想要經過比較、選擇以後,才有顯現「道」的可能,這「道」還是一個想,因為關係道的道理方法很多,又會產生很多的「非想」

    為了“了生死”

  • 文:編輯部出處:衲衣下的故事
  • 你也知道,老和尚一直都要我們在生活中修行,所以有時候也會給我們製造一些問題、委屈、誤會,讓我們在那邊起煩惱,發無名火。我也不例外,常常會被緣境轉得昏頭轉向,所以就有苦頭吃了。

    粗茶淡飯一聲磬  

  • 文:編輯部出處:衲衣下的故事
  • 「人間事不瞭解的可以慢慢去瞭解與學習,不是凡事都推給神明!」有些生命的問題也要靠自己努力,否則只會在無明中任人擺佈,像個死結越繞越煩。人往往就是依賴,迷惑這些,不瞭解便去行,那就是迷信!動輒「擲筊」、「扶鸞」、「抽韱」、「托夢」

    樹精

  • 文:編輯部出處:文章轉載
  • 在他一千九百九十九歲的一個夏日,他已經焦慮了幾天幾夜了,擔心到全身的汁液運行極其緩慢。他預知就在這一個夏日會遭雷劈,也許天火會把他焚到只剩下焦黑的樹樁。你會問說,一棵樹怎麼可能有神智?怎麼會預知自己的未來?

    三高與決心

  • 文:詹天賜出處:健康講座
  • 有一次拜訪某山友時,遇到山友的一位老同學(以下稱某甲),年齡約六十歲左右,某甲太太約五十餘歲,夫妻皆有三高(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可說是慢性病纏身. . . . .

    盲龜攀浮木

  • 文:編輯部出處:徵文廣場
  • 我是一隻眼盲的海龜, 努力的囚泳在大海中, 因為幸運的尋獲了一塊浮木, 從浮木的孔中鑽出頭來, 因而有了難得的人身。

    冥王星三部曲之二 「瀟灑走一回」後記

  • 文:編輯部出處:徵文廣場
  • 佛法的基本精神是修心,即五蘊,即每個人的那個「我」─這不是法執!「佛法修行是自私的」所表達的就是這個「佛法的基本精神」,因為所謂「自私」,除了「修理自己」之外,老人家還說,我們在佛法上的修養高低,是我們自己的事,和他人無關!

    課堂拾慧

  • 文:編輯部出處:徵文廣場
  • 身、口、意的造作又以意為發動之始,猶如汽車之引擎發動了,車子才會動;而人之行為作用以「意」策動「身」與「口」的行為. . . . .

    方形西瓜與堅果樹

  • 文:編輯部出處:徵文廣場
  • 框即是煩惱,框即是障礙;如果彼此無法欣賞他人的那個框,不妨在短暫的交會中,觀察造作不同,試著去認識它;如果我們無法突破自己的這個框,至少在有限的生命裡,汲取知識經驗,試著去拓展它!羅馬並非一日成就,種子亦非一夜結果;所以我們才說:生命本身即是個奇蹟!

    給閨蜜的一封信

  • 文:編輯部出處:徵文廣場
  • 妳說:「生命有什麼真實的意義,日子只是沒事找事幹。寫文章對我沒任何價值,如果對人有點打發無聊的用處,那就寫....... 」

    心的微妙  

  • 文:編輯部出處:徵文廣場
  • 想想天下父母心,那個不是一樣,聽聞子女受苦、死亡,那個不傷心、憂愁哭泣?即使是淨飯王也同樣驚怖墮牀,如熱沙中魚而哭。但是想想,子女有他自己的業,有他自己的功課要修,在因果關係中、因緣法則的變化下,既使驚怖又如何呢?

    電影「暖春」看後有感

  • 文:編輯部出處:徵文廣場
  • 觀古鑑今,佛菩薩的成就,無有離於「慈心」的,也就是說,無有無慈心而能成就佛菩薩聖果的;此種慈心的廣博,在前面說過,不僅廣及怨親,更博大以至「無緣」。無緣慈,在佛持論中說:「諸佛之心,不住於有為無為性中,故心無所緣」

    教孝月

  • 文:編輯部出處:孺慕之情
  • 所謂:「大象無形,大音稀聲。」越是偉大的愛,越是不著痕跡,佛對眾生的愛是無窮無盡,所以眾生不易覺察。同樣:「母愛如佛。」父母對兒女的愛,亦是一種不易覺察的偉大樸素,所以兒女不特別用心,也很容易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