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290期2014年7月刊
傾聽~ 那首凡聖之歌
有一種痛讓人欲哭無淚的痛….
它隱隱約約在心間
人生不正是探究一連串的為什麼
- 文:編輯部出處:290期2014年7月刊
我在哪兒
在群山中,我被懷抱
我是一粒埃塵
在滴水中,光影映照
我是一幀風景
- 文:編輯部出處:290期2014年7月刊
自重的人生
料峭寒冬,使人不禁想要瑟縮在家裡,享受那一份溫馨;但假日的菩提寺裡,依舊踴現了一群好於學佛之道的信眾們
- 文:編輯部出處:291期2014年8月刊
老禪師說的法像鐵鏈
十多年前的一天,帶著茶具,和一群遠道而來的新朋友泡茶,剛坐下,話題未興,對座的仁兄就笑咪咪地說:“泡茶像師父,說話像老寒師。”
- 文:編輯部出處:291期2014年8月刊
空白的優先名單
他的解說是從「一個簡單的數學問題….. 1/1」開始,指出:「要增加數的大小,我們可以由增加分子著手,也可以由減少分母著手」。
- 文:編輯部出處:291期2014年8月刊
禪思的腦
邏輯就是條理分明,逐步推演,其結論的優劣取決於知識經驗的基礎。
- 文:編輯部出處:291期2014年8月刊
越過人間最後的一剎那
請輕快歡喜的 勇敢穿越人間最後一秒的淬煉
從今時起
妳的精神將化作永恆力量 伴隨往後成長的歲月
- 文:編輯部出處:291期2014年8月刊
夜晚的大佛
因為參加千佛山系為紀念上白下雲老和尚百歲誕辰所舉辦的梁皇燄口法會,而有機會住在千佛山菩提寺裡體驗一個星期的寺院生活。
- 文:編輯部出處:292期2014年9月刊
詩
- 文:編輯部出處:292期2014年9月刊
無窮之疑
「瓶中鵝」的公案是個啟發思惟之路的方向。「我」是否就是那隻鵝呢?那麼「瓶」不就是我所生存的器世界嗎?它引發我的五蘊變化,在生死輪迴中遷流不息。我學佛的目的不就是從達到「了生脫死」開始嗎?因為「了生脫死」只是「鵝出了瓶」而已。
- 文:編輯部出處:293期2014年10月刊
佛法分享-----瓜熟蒂落時
老禪師提示我們這是跟「時節因緣」有關係,即你在過去世種下的菩提種子深跟淺的問題,而各人的時節因緣不同,成就的快慢也就不相同。
- 文:編輯部出處:293期2014年10月刊
畫夢 - 禪行者線條
昨夜風雨中
您入夢來…帶著一抹微笑
夢止處卻止不住淚水盡頭
- 文:編輯部出處:293期2014年10月刊
預知時至?
佛法是最平易近人的調心之道,「預知時至」這種事和調心無關,將不再存於我的妄心之中。
- 文:編輯部出處:294期2014年11月刊
肉非肉
從事自然科學研究的我,對於「要吃素,不可吃肉,因為佛戒殺生」的說法,始終存疑。隨老和尚學佛一年半後,終於有了一次重大的突破,把吃素與科學的矛盾之諍從心裡消除,首度體驗到什麼是「離有與無」。
- 文:編輯部出處:294期2014年11月刊
塵 埃
塵埃謂之微細灰塵,若以肉眼看得到的或者看不到的,所累積的塵坌之意;就如每天的灰塵,都在我們的生活周圍停滯,若不去清洗它,不去處理它,經過一段很長的光陰,一層一層的灰垢,累積著很厚的事跡現象;
- 文:編輯部出處:294期2014年11月刊
六十歲的心結 (上)
去年(2013)我六十歲。由於,新陳代謝功能下降所致,身體總是感到不適;所以對於這個年齡,在心理上,產生了敏感的反應。不由自主地,在意念中,老是旋轉著,一些不明確的想法,那是一種帶有隱憂的感覺。
- 文:編輯部出處:294期2014年11月刊
人生的智慧語錄
記得上白下雲老禪師也常提醒我們:「平常心即是道」
- 文:編輯部出處:295期2014年12月刊
問「懺悔」何物?
那個禪者,是我多年的好友,得了不治之症,在禪坐中面對死亡,參悟死亡。作為好友,臨終前我經常去看他,聆聽他的教誨。
- 文:編輯部出處:295期2014年12月刊
高牆
當文明升起科技的旗幟
那擋不住的高牆如春筍般的竄起
兀立在天地之間
遮住了視野
- 文:編輯部出處:295期2014年12月刊
偈語習作
青絲轉眼成白髮 精進修持莫延遲
此生學佛不信佛 獻身佛教也磋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