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299期2015年5月
選擇的權利
凡夫走生死格局,抱怨不停,緊抓不放,要想能解脫,不被業力所束縛,離苦得樂,最好的方法就是學佛~
- 文:編輯部出處:299期2015年5月
佛教的本質-般若開顯 (下)
我們常說,念佛者是淨業行人,如果認真去思考,學佛者也是淨業行人。眾生有業,佛法有道;業是昨日所造作,道當今日修習;轉業成道,乃是學佛者~
- 文:編輯部出處:300期2015年6月
雲水禪心(一)
佛說:白雲覆青嶂,蜂蝶戀庭華。
雲在山角上掛著,一滴靛青染就的藍,訴說的是滄桑抑或成熟?
- 文:編輯部出處:300期2015年6月
詩
寵辱此身罪假我
恒嶽心性自巍然
水波將興千光月
巨瀾不驚萬里天
- 文:編輯部出處:300期2015年6月
歡喜承受與斷滅
老和尚曾說:「遇緣境要能歡喜承受」。一位浸淫佛法半世紀並在佛學知識上位居「師級」的好友,依之修行,認為:「這才是佛弟子應有的本懷;歡喜承受者,因為深觀諦觀,視今生所受乃過去所造,明因果迴還,是以修心禮懺,一切迴心反照,乃能無諍、無憂、無怨、無悔、無慮
- 文:編輯部出處:300期2015年6月
美濃的敬字亭與文風
「敬字亭」, 啟建於清朝康熙44年(西元1779年) ; 美濃鎮上, 共有4座敬字亭, 約略分別處於東西南北的地理位置, 也許是考量到居民不須要跑太遠, 即可完成焚燒字紙的神聖任務
- 文:編輯部出處:300期2015年6月
你看見了什麼
寶娟下班時發現自己的摩托車的右照鏡斷了,還被扔在車籃裡,對她來說,這情況就像無意間發現一隻蟑螂,未經允許爬過她的食物,超「噁」的!
- 文:編輯部出處:301期2015年7月
祈雨
多久不曾下雨了!
當期盼的心一次次的失落後
對雨神不再生起任何的期望
- 文:編輯部出處:301期2015年7月
游琴篇三序
雖說學佛的基本原則,是朝向「看破、放下」努力,但一如維摩詰居士的警語:「可知不可執」,需要「看破、放下」的,應該是針對會引發煩惱的妄念,而不是佛法。
- 文:編輯部出處:302期2015年8月
詩
- 文:編輯部出處:302期2015年8月
恆星的搖籃
我們直覺地認為,自己的意見才是正理,碰到別人不同的表達,馬上就衝了過去。
- 文:編輯部出處:302期2015年8月
與花草結的緣
老和尚在開示<緣的真面目>中, 有一個舉例: 「當一個種子種在地裡,
地是第一個緣, 其次, 空氣、陽光、水, 以及灌溉、維護
- 文:編輯部出處:303期2015年9月
答謝
- 文:編輯部出處:303期2015年9月
老少年
「老年時像青年時一樣高高興興吧!青年,好比百靈鳥,有他的晨歌;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人生永遠是可愛的,也可永遠高高興興。趙慕鶴永遠朝著黎明、青春方面看。
………………………
- 文:編輯部出處:303期2015年9月
隨緣隨寫
一隻小鴿子, 踩著落葉在不遠處走來走去, 「姊姊」問我: 「阿嬤, 那是誰的腳步聲?」 「是鴿子。」
- 文:編輯部出處:303期2015年9月
終南隨筆
許久沒有過這樣的午睡,醒來,山風吹過窗外的楊樹,藍天和陽光被抖落成繁星一樣的碎片。麥地裡野雞在高昂的鳴叫
- 文:編輯部出處:303期2015年9月
若我逝後
若我逝後,希望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都能一切依舊,如同自己從未離開過,依然感受到愛、溫暖與信任。如果不是我,深深問自己,我真的能同前面作者所說那般坦然豁達嗎?
- 文:編輯部出處:304期2015年10月
游琴篇 逍遙集 序
此命推來事不同,為人能幹異凡庸;
中年還有逍遙福,不比前年運未通。
- 文:編輯部出處:304期2015年10月
那一碗熱呼呼的湯麵
英英獨自到台北工作已經兩年了,當初是懷抱夢想應徵到一份出版社的工作,而北上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