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325期2017年9月
猜心
猜心不如讀心 ,永遠別去揣測他人的想法
這是尊重、這就是以誠待人!
- 文:編輯部出處:324期2017年8月
佛法看故事 楚人操舟
這則「楚人學舟」的寓言,告訴我們學習一門功課,不能淺嘗即止,不求甚解,才入門就以為掌握了一切,當遇上了急流險灘,最後只好掉了船,丟了船舵,為其下場。
- 文:編輯部出處:324期2017年8月
印象北海道
喜愛大自然的我,在北海道大雪山國立公園裡的森林小徑走著走著,聽著柔和的風聲、潺潺的水聲、清脆的鳥囀,彷彿時光都靜止了似的,只有我與大自然交心。
- 文:編輯部出處:324期2017年8月
「陽氣太盛」嗎?
學佛以來,年年碰到困惑難題--「陽氣太盛」,是因果嗎?是命運嗎?還是巧合呢?懇請您(有道之士),能多為我解惑與開示。
- 文:編輯部出處:324期2017年8月
我所堅持並力行的一句話
「優於別人並不高貴,真正的高貴應該是優於過去的自己。」
- 文:編輯部出處:324期2017年8月
禪蹤
修行 名相本是境
在日子交迭中
境境如境 相相是境
- 文:編輯部出處:322期2017年6月
吏人立誓
想起以前自己發的誓,他不敢拿手去接,可他轉念一想,又說:「既然你那麼虔心誠意,那就先把錢放在我的靴筒裡吧!」
- 文:編輯部出處:322期2017年6月
業盡情空
當五濁惡世 業海泛流中
修行路上映對的才是
法喜充滿 道心彌貞
- 文:編輯部出處:322期2017年6月
放下
一個“放”字,千般哲理。
一個“放”字,知易行難。
- 文:編輯部出處:321期2017年5月
十字路口
此時,我彷彿在道路的盡頭看到未來的自己向我微笑,替我指引方向。雖然前方充滿了辛苦與挑戰,但我仍鼓起勇氣,朝生命的道路邁開我的第一步!
- 文:編輯部出處:321期2017年5月
處處為“家”?
由於搬家次數多,感受也特別深刻--以凡夫眼光看“家”,有如蝸牛帶殼馱著走,走到哪裡就馱到哪裡。是一種負擔,也是一種累贅。
- 文:編輯部出處:321期2017年5月
母親的呼喚
使我想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二哥被日本軍政府徵召成為炮灰,死無葬身之地,屍骨無存。母親終其一生思念愛兒,時常暗地哭泣、落淚。 特此為文悼念媽媽及二哥,願他們在彼岸淨土安息。
- 文:編輯部出處:321期2017年5月
心如工畫師
從小就喜歡雲淡風輕的我,隨著年歲增長....
越來越喜歡淡淡的...卻認真的書寫每一個當下!
- 文:編輯部出處:319期2017年3月
讀《般若學疏義》---談菩薩乘52階位
修學菩薩法,需有十足的信心,紮實的基礎,穩健的步伐,因菩薩的願力是廣度無量無邊眾生,心量含養無有邊際,是含蓋十方
- 文:編輯部出處:319期2017年3月
「幾逢落葉又抽枝」、「取月頭上掛」課堂心得分享
祖師牙慧隨意地拼湊,能擠出些什麼?霧裡看花,似花非花、似霧非霧,搔下了頭上的蝨子,也得不到三根毛
- 文:編輯部出處:319期2017年3月
南無佛
心散無形, 亦有形。
喧喧嚷嚷為利、為名,慾薰心。
不了情?唉! 不了緣?噓--
情不了! 緣不了!貪無饜,無饜醒
- 文:編輯部出處:319期2017年3月
超越自己
在這個競爭的時代,每個人都在不斷吸取新的知識、充實自己的內在,我們除了自己所擅長的事物之外,更要加強自己不足的地方
- 文:編輯部出處:319期2017年3月
我看蝸牛
國人只從蝸牛身上看到牠的笨拙,卻未從「蝸牛角上爭何事?」中,悟出什麼大道理來。
- 文:編輯部出處:319期2017年3月
自己的煩惱要靠自己轉(上)
人忙碌得很,難得有機會靜下片刻來檢視心念的起落。這也就是 上白下雲老和尚為何一再提醒要用 “讀”字訣?
- 文:編輯部出處:319期2017年3月
餘音
凡事不能只看表面,信心的建立來自於一次次用心學習與盡心付出,這得自己去體會實踐,別人不能代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