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367期2021年07月
千佛山寺院之美 攝影比賽評審感想
這教導著我,當面對問題時,不是求神問卜,也不是拿香拜佛,最重要的是如何反思自己,用智慧心、慈悲心去解決問題。這才能真正了解佛法的好,也才是真正學佛的真諦。
- 文:編輯部出處:367期2021年07月
一個月不說話
禁語使我擁有更多時間面對自己、認識自己,減少語言支出,心靈更加環保。因為效果良好,此後我每年都禁語一個月,讓身心沉澱,讓自己歸零。就像經歷寒冬的樹木,每當禁語結束時,我感到自己充滿能量,準備迎接春天。
- 文:編輯部出處:367期2021年07月
修行之道--生活偶拾
『如果僅是分別,無異是表現強烈的自我,陷於計較的諍辯之中;因此,深入的認識,始於分別中珍惜,攝取相對法的價值,出離平常人的許多束縛或造作的不安。』
- 文:編輯部出處:367期2021年07月
義工學習是無止境的
人擁有強烈的我,唯恐自己比別人矮、比別人低下,好像別人高高在上你就沒有面子,其實真正一個有修養的人是深藏不露的。以上出自《以法為師》
- 文:編輯部出處:366期2021年06月
生命的鍊金術(一)───把心開向幸福美好
有許多咖啡愛好者來找我烘的豆子喝,因為我們使用的是「阿拉比卡」體系的豆子。另一種品種的咖啡因重,能提神,但是喝了可能會心悸或睡不著,對身體也不好,我們不選那種低廉、品質不好的豆子
- 文:編輯部出處:366期2021年06月
佛法看故事 薛譚
《禪的語絲》四十二則謂:「當你自以為擁有了一些什麼時,切記你所表露的,不過是止於自閉式的傲慢;很可能忘卻自己,祇是大海中偶爾冒起的一些泡沫!」
- 文:編輯部出處:366期2021年06月
尋雲悠悠 參浮塵 ~休休庵踏查隨筆
轉身見到旭和尚默默地彎身隱入矮樹叢,撿拾已被長時間棄置山中且為數不少的酒瓶及塑膠垃圾。看似平凡的謙卑,其實是放下的展現,故脫口而出「此乃今日最佳風景」。
- 文:編輯部出處:366期2021年06月
暈眩與跛腳的摩托車之旅
我不知道我們的病能不能治好,至少我們都在為自己儲備能量,學習和不完美的自己共處;努力活著,明白了即便無法抗拒衰老病死,至少可以和身邊的人相互扶持,並儘量不要留下遺憾。
- 文:編輯部出處:365期2021年05月
佛法與現實之間 佛光照路──在般若寺的一個愜意的早晨
後來看到紀念老禪師的特刊《白雲無盡》,看到大事表上的記載,民國五十三年老和尚剛好在碧雲寺,猛然想到五十年前跟那位師父講的話沒有去兌現,就跟家人一起去碧雲寺,完成這個心願。
- 文:編輯部出處:365期2021年05月
從佛法看故事 岔路
在《阿含經》中記載,假使人一生活七十年的話,前面的五十年,甚至六十年都在參學,最後的十年,或八年、五年才算自己修學
- 文:編輯部出處:365期2021年05月
徵文廣場 過年的佈置
讓我覺得一切不是理所當然,更放下身段,更明白自己的力量很薄弱,感恩大家的情誼相挺。
- 文:編輯部出處:365期2021年05月
徵文廣場 水彩課
然後她抽出三枝彩筆,內含一枝羊毛筆,給出結論:貴的不一定好用,畫紙如人生,彩筆太軟太硬都不行,如何拿捏,還是要靠自己常常練習。
- 文:編輯部出處:364期2021年04月
佛法與現實之間 「跑」字訣──馬拉松式慢跑的人生
就像老和尚對他耳提面命的一個「跑」字,予他許多啟發,成為生命無法被取代的經典,他想把這個字的意思好好想一次,讓它深刻於心。
- 文:編輯部出處:364期2021年04月
從佛法看故事 獻鳩的啟示
由此可知,放生的行為,必須具備下面的兩個條件:一有放生的池園,以維護生命。二有放生的食物,以餵養生命。
- 文:編輯部出處:364期2021年04月
徵文廣場 我心中的上智下惇法師
說了一些話,留給了我們香港居士最後的叮嚀:
1. 佛法是真的,老師父說的是真的。
2. 要行菩薩道,要好好的珍惜這輩子。
3. 業要清淨,業報來時要歡喜承受。
- 文:編輯部出處:364期2021年04月
徵文廣場 伸溫暖的手迎「寒流」
那是一個神奇夜晚!我似乎在人間看見真實媽祖,而行善是會傳染的。去年冬天,受到那位大姊影響,同樣經濟也不寬裕的我,買了一些襪子和暖暖包,到二二八公園及附近,詢問那些街友是否需要
- 文:編輯部出處:364期2021年04月
徵文廣場 爆米香結緣的故事
師父說過:遇到問題要冷靜思考,找出解決的辦法,而不是說做不到,就這樣帶過去,事情一樣沒有處理好。
- 文:編輯部出處:364期2021年04月
徵文廣場 云何是師父的教導
大約三年後,楠梓地區的土地大漲,真的不得了!大概可以這樣形容:當初用分(每分等於293.40坪)來買,現在用坪在賣」,約大漲100倍以上。
- 文:編輯部出處:364期2021年04月
徵文廣場 珍惜與把握
古人說:「生命如白駒過隙」,如果未嘗經歷人世無常之苦,或許仍會覺得生命的時光依舊豐沛,世間的美好尚待自己一一去體驗,而不知無常可能降臨在自己身上。
- 文:編輯部出處:364期2021年04月
徵文廣場 煩惱心
行者思否 善惡皆業緣
總也
人海穢氣 沾染交錯
鉤牽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