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339期2018年12月
從佛法看故事 食菌得仙
剛好佛陀聽到他們的談話,就教誡說:「你們都沒說出苦的真諦,只是一種從習氣中帶來的偏見。你們之中有的是婬鴿轉世,就以欲念為苦...。然世間最大的苦,莫過於有身體。」
- 文:編輯部出處:338期2018年11月
從佛法看故事 孔雀愛尾
所以走在菩提大道上的學佛者,欲完成究竟覺悟,必須具備無數的業感突破,直到業識中完全清淨,進入至正等覺的境界,才算是突破的歷程有了明確的功德
- 文:編輯部出處:338期2018年11月
徒
掬一把黃土,撒向洪流海
入世出世 不來不去
給自己!
- 文:編輯部出處:337期2018年10月
從佛法看故事 覓床足
這好比一個中了毒箭的人,不好好讓醫生為他診治,卻傲慢地對醫生說:『先不要給我治療,除非你能解答這幾個問題:傷害我的人是誰?身材怎樣?是何出身?他用的弓是什麼做的?弦又是什麼做的?
- 文:編輯部出處:337期2018年10月
湛然
師!行已遠!
譜!離得有點難誦?
- 文:編輯部出處:336期2018年9月
從佛法看故事 氈帽當扇
身口意是修行的主體工具,也是主宰造作的行為者,而人身難得,千萬不要陷入在是非、對錯、善惡、美醜、優劣等相對地分別裡
- 文:編輯部出處:336期2018年9月
在有限的生命裡,把握每一個當下
在老和尚著作裡、文章中、影像裡,他常常提醒學佛者要能「把握當下」,把握學佛的每一個當下,那個當下就在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裡
- 文:編輯部出處:335期2018年8月
從佛法看故事 修屋漏
迂公撿起羊皮襖後,非常高興,從此就天天想著羊皮襖,每天都要很晚才回家,看到家門安然無事,就皺著眉頭嘆道: 「為甚麼沒有賊呀!」
- 文:編輯部出處:335期2018年8月
考試有感
人生的每個階段也像考試一樣,隨時得接受測驗,當下能做的,就是平心靜氣的面對彼此差異相的事實。
- 文:編輯部出處:335期2018年8月
菩提寺拜金剛經塔記聞
參觀金剛經塔,知道拜經是一種苦行的體驗。如拜經規約中說, “拜經期間,過午不食,夜不倒單。
- 文:編輯部出處:334期2018年7月
佛法看故事 大言者縛
長者的兒子急得大聲喊道:「應當這樣把舵,這樣操作。」可是,他只會說不會做,結果,船在漩渦中打轉、傾覆,全船的人都葬身大海。
- 文:編輯部出處:334期2018年7月
我心目中的老和尚
同修說既然來到這邊,在外面等同樣耗費時間,不如到裡面來聽聽老和尚的講解,心裡不是很能接受,但抱著一種嚐試看看的心情進去。
- 文:編輯部出處:334期2018年7月
雲~想間
大師的
發覺幽微中
啟建道場
在人間
- 文:編輯部出處:333期2018年6月
從佛法看故事 眾笑亦笑
一個瞎子和大家坐在一起,大家因看見可笑的事而笑了起來,瞎子也跟著笑。大家問他:「你什麼也看不見,為什麼也笑呢?」瞎子說:「大家覺得可笑的,一定錯不了。」
- 文:編輯部出處:333期2018年6月
高榕
獨木成林的樹影下
在同一枝上盛開的花兒
- 文:編輯部出處:333期2018年6月
黃薑花
而我,總是心懷執念
為浮華的豔麗負累
- 文:編輯部出處:333期2018年6月
此際
人事是
一壺清酒
解不了
悒鬱悵愁
- 文:編輯部出處:332期2018年5月
佛法看故事 跳神
譬如芭蕉,在形相上綠葉青莖,層層聚合,如果層層解剖,去葉剝莖,到最後一無所有;那莖之皮層,葉之塊狀,卻又無不是芭蕉的一部份。試想,究竟什麼是芭蕉的「真」呢?
- 文:編輯部出處:332期2018年5月
山玉蘭
我想放下包袱上路
你能否助我
在行走中一步一清靜
山風吹過樹影依舊婆娑
- 文:編輯部出處:332期2018年5月
不經意的相逢
當所有的繁華散盡
空落的枝頭
是否還有暗香飄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