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319期2017年3月
我看蝸牛
國人只從蝸牛身上看到牠的笨拙,卻未從「蝸牛角上爭何事?」中,悟出什麼大道理來。
- 文:編輯部出處:319期2017年3月
自己的煩惱要靠自己轉(上)
人忙碌得很,難得有機會靜下片刻來檢視心念的起落。這也就是 上白下雲老和尚為何一再提醒要用 “讀”字訣?
- 文:編輯部出處:319期2017年3月
餘音
凡事不能只看表面,信心的建立來自於一次次用心學習與盡心付出,這得自己去體會實踐,別人不能代勞的
- 文:編輯部出處:318期2017年1、2月
瓶中鵝
思惟「若瓶不破,鵝何以出?」和「我」有什麼關係?
- 文:編輯部出處:318期2017年1、2月
南庄三樁
老櫻花樹
披上了點點璀璨繁星
傾刻間
緣起緣滅
- 文:編輯部出處:318期2017年1、2月
聽若學法師新加坡講座心得報告
師父並不是要強調那過程有多苦。而是讓我們瞭解一顆心的轉化,轉變成適合某作業的心是需要經歷我們所沒有經歷過的練習的
- 文:編輯部出處:318期2017年1、2月
閱讀有感
但是如果能減低欲望的追求,把握平時可能不小心就浪費掉的時光,將之運用在充實自己的內涵,學習正向的知識、經驗或技能的話,可能最後呈現出來的是不一樣的結果
- 文:編輯部出處:317期2016年12月
血鑽石/慧
有一位天文學家,說了一個鑽石理論:一個人就像一顆小小的鑽石,雖然珍貴但容積有限
- 文:編輯部出處:317期2016年12月
兄弟情----14顆雞蛋的感恩故事
我在老家,找到母親用的一面手持鏡子,都因年久斑駁褪色了,我只拿這面子作紀念。我宣稱:「如果大家沒有異議,我就帶走!」
- 文:編輯部出處:315期2016年10月
桃園講堂一日行修心得(中)
洵師父這天提出第二個公案內容,是禪門中的高人氣公案之一:黃龍三關。
- 文:編輯部出處:315期2016年10月
和你一起追風箏
即便阿米爾選擇逃避,童年的錯誤還是譴責著他,直到他開始尋找哈山的兒子,把對自己的譴責轉成對哈山兒子的愛與關懷,才終於獲得了心靈的平靜。
- 文:編輯部出處:315期2016年10月
圓夢之旅
她將生活的重心擺在充實生命的內涵上,並發現原來過去所曾經羨慕別人的,透過腳踏實地的努力,也能在自己的身上體現出來。
- 文:編輯部出處:315期2016年10月
漫長當下
「漫長當下」是一位音樂家為這個萬年鐘取的名字;已集資四千二百萬美元,正在打造中,需時30年完成
- 文:編輯部出處:315期2016年10月
「無用之用」垃圾魚
在三惡道中,我最同情「畜生道」(可能眼能見、耳能聞吧!),尤其是空、陸、水中第三級--如垃圾魚,盡其一生,既懺悔並修行,還落個「垃圾」臭名
- 文:編輯部出處:315期2016年10月
法語的啟示(上)
面對結縭56年,同甘共苦、情投意合的老伴離去,78歲的阿財嬸很難接受事實,自從阿財叔離去後的這十天來,她沒有顯現激動痛哭的樣子,她說:「不知為何?哭不出來,也流不下淚來。」
- 文:編輯部出處:314期2016年9月
迴響──「次日」一詩有感
禪法不是去濁留清,或是捨有求無,或是棄相執空,離幻親實;要的是面對問題,如何化解問題!
- 文:編輯部出處:314期2016年9月
盂蘭盆法會
夏季期間,地上的蟲蟻常出來爬行覓食,僧眾們沿路乞食,不免踩傷地面上的蟲類及草樹新芽
- 文:編輯部出處:314期2016年9月
千佛山菩提寺拜經塔心得
在拜經塔之前,先去三寶殿堂發願,必須先發願(以報父母恩為主,而不是為了自己;可以發願拜多少遍,一字一拜或者一句一拜),那才算是功德圓滿
- 文:編輯部出處:314期2016年9月
在相片上打轉
以前雲老和尚常說:你們老是喜歡在相上打轉。如今「在相上打轉」的這種生活型態已成現實,它能展現力量,也能消耗生命
- 文:編輯部出處:314期2016年9月
一日行參心得分享(上)
人的思維慣性為什麼很容易就陷入“對抗”的人我或法我關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