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語書摘

    雲語書摘 認識體用相境(中)

  • 文:若知出處:353期2020年4月
  • 如果是業,無境可談;如果轉業成道,還得看這個道的成份是聲聞、緣覺的自了、還是菩薩發心的自利利他?因為這關係到覺悟層次的高下,他的「境」也因此而有差異。

    雲語書摘 根塵要義

  • 文:出處:351期2020年1月2月合刊
  • 六識中的前五識,只有分別,沒有善惡的感覺,而自第六識以後,始具有能觀察事務的歷程,而生感覺,籌量(作意)分辨(了別)萬有,而生起一切萬物萬法。

    雲語書摘 業的形成

  • 文:出處:350期2019年12月
  • 《大寶積經・卷九十六》說:「閻羅常告彼罪人,無有少罪我能加,汝自作罪今日來,業報自招無代者。」這便是自作自受的詮釋。

    雲語書摘 修行上的障礙

  • 文:出處:349期2019年11月
  • 所以業與道的關係要弄清楚,因為任何一個色法,究竟是業或是道?不是色法的本身,而是五蘊起變化後,產生的作用,也就是「我」起分別,所生起的計較、執著的情況。

    雲語書摘 念處的認識

  • 文:出處:344期2019年6月
  • 念、念處、念處觀,依於佛陀的教法,最初是教二乘行人修五停心觀,為止行人妄想和雜亂的心,是為修奢摩他法;而後教依四念處,以發起行人觀照之慧,是為毗缽舍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