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237期 2009年6月刊
忍的要領
忍,有容讓、耐住、堪受、忍辱、忍許、忍可、安忍等意。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239期 2009年8月刊
知識、經驗與修養
知識,是理論上的見聞。俗稱學問是知識。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241期 2009年10月刊
慈悲的培養
《大智度論》卷二十七:「除二邊說為中道,佛以慈為首。」又《阿育王經》卷一:「佛滅一切漏,有無比大慈悲。」所以一般來說,佛以慈悲為懷,菩薩也以慈悲為懷,其實學佛的人無不以慈悲為懷。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243期 2009年12月刊
談願─在家與出家修行的差異
願,是指內心的願望,如心願、志願、意願等。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245期 2010年3月刊
四諦──三轉法輪
佛陀成道後,最初演說的法,就是苦、集、滅、道四聖諦法,並且前後以三種不同的方式開示法要,所以有三轉法輪之說。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247期 2010年5月刊
非常的教化--家風
培養一個非常的人,荷擔非常的事業,必須運用非常的手段,纔能圓成非常的結果;也就是對於無量無邊的眾生,貢獻無窮饒益的功德。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249期 2010年7月刊
為什麼是「了生脫死」而不是「了脫生死」?
最近仍有信徒問「了生脫死」與「了脫生死」的差異在那裡?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251期 2010年9月刊
學佛這條路如何建立信心
學佛,如果想要成佛,第一條件便是一個「信」字。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253期 2010年11月刊
以什麼心態面對修行的障礙呢?
障礙,覆蔽的意思。人會被無明惑業所障蔽,導致知見不正,善心不能生起,這是學佛路上,大家都要面對的障礙。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255期 2011年1、2月合刊
覺悟多欲之苦惱
《佛說八大人覺經》謂:「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257期 2011年4月刊
勿在聲色中討生活
師父在《休庵散抄》中有篇〈行忍苦衷〉一文裡說:「苦行行者,首在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倘若於『聲色上討生活』,無異形同凡俗。」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259期 2011年6月刊
學佛如同吃飯
師父在《白雲心語(2)》中說:「學佛如同吃飯,一頓不吃就會挨餓;因此,必須天天吃,月月吃,年年吃,吃到不能吃為止。」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262期 2011年10月刊
認識佛教與佛法
佛教是國際上公認的五大宗教之一,宗教的型態必須具有教主、教義、教堂、教士、教徒等組織架構。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266期2012年4月刊
吃的問題
自古以來,人們不斷的探索健康,養生的方法。現在大家皆知「陽光、空氣、水和營養」是維護健康的不二法門。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270期2012年9月刊
信佛、學佛、可以成佛
信佛,是開啟覺悟,是入佛之教;打從心底虔信佛陀的般若與菩提,像陽光能夠驅除愚暗;舉凡佛陀所遺留下來的,許多的甚深微妙之法,不僅欲虔信,更欲深入,撇開自己的依於業力所發起的任何自我意識。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272期2012年11月刊
學佛之識
學佛的主旨,在培養智慧,在成就圓覺。學佛的人,在菩提道上,櫛風沐雨,精進勤行、歷經百般磨鍊,最終目標不外乎進入道的修養,證入道的果位。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274期2013年1-2月合刊
空相的認識
空,一般來說是指空虛之意。凡虛而無物之處,空無所有,皆謂之空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276期2013年4月刊
心與識的分辨
心與識在佛陀的教法中,幾乎包括宇宙人生的萬事萬物,分別述說於三藏十二部中;所謂「一切唯心」,「萬法唯識」,便是所有事物法則的綱要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278期2013年6月刊
緣生的種類
佛法說:一切萬法皆由因緣聚合而生,也隨因緣散去而滅,依此而說緣生緣滅。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280期2013年8月刊
什麼是修行
上白下雲老禪師曾說過:雖然一般把修行當成誦一部經,或禮懺、念佛、持咒、作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