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處:健康講座期數:307期2016年1月
應酬何其多
莊子曾嘆道:“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盡。與物相刃相靡,其行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人自生下來以後,沒有不等死的,與人事物不斷接觸,每天忙進忙出,直到生命盡頭,還不能省思人生的意義,的確是件悲哀的事。
- 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69期2012年8月刊
氣血、經絡、與健康 (二十一)
頭痛是常見的症狀,它的成因十分的複雜,一般人偶而頭痛時會先觀望一段時間,若為經常性頭痛時,則多半會去看醫生,以檢查是否有問題。
- 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68期2012年7月刊
氣血、經絡、與健康 (二十)
由於酸痛主要是痹証造成的,因此祛除經絡及穴位上的風寒濕等邪氣,就成了保健的關鍵。祛除酸痛,首先要確定造成酸痛的經絡及主要穴位。
- 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65期2012年3月刊
氣血、經絡、與健康 (十七)
尿失禁是中老年婦女常見、較困擾的症狀,出現這種症狀時,不能諱疾忌醫,建議先看醫生,以確定病因,並進行治療。
- 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64期 2012年1-2月合刊
氣血、經絡、與健康 (十六)
失眠是常見的症狀,也是健康節目常會論及的話題,出現這種症狀時,一般人會去看醫生,抱怨最近睡不好,但通常又找不出確實病因,這種情形屬於亞健康的機會相當高,需要自我保健。
- 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48期 2010年6月刊
氣血、經絡、與健康 (一)
記得申請退休那年身體十分不好,因腳痛的關係,走路一拐一拐的,有時去上課還要拿根棒子作柺杖。
- 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49期 2010年7月刊
氣血、經絡、與健康 (二)
許多著名的養生專家,如吳清宗、陳玉琴、馬悅凌等人,都是自學有成,這說明了學習中醫,因目的的不同,可各自取得部份的中醫知識。
- 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50期 2010年8月刊
氣血、經絡、與健康 (三)
人體的保健除外表的頭身四肢外,主要在於體內的臟腑,而中醫的臟腑若用系統的觀點來看,可以看成是“臟腑氣血系統”或“臟腑經絡系統”。
- 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51期 2010年9月刊
氣血、經絡、與健康 (四)
經絡保健包含兩部份:一是經絡,另一為經絡上的穴道。
- 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52期 2010年10月刊
氣血、經絡、與健康 (五)
經絡按摩的好處雖是顯著的,但這種保健方式也存在著許多的障礙,包含認知及心態、療效、取穴、按摩力道、與忍痛等問題。
- 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53期 2010年11月刊
氣血、經絡、與健康 (六)
經絡按摩的主要功能在於疏通經絡,以常保各經絡的通暢。
- 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54期 2010年12月刊
氣血、經絡、與健康 (七)
在望診中,全息的概念應用的十分普遍,包含面診、手診、舌診、耳診等。
- 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55期 2011年1、2月合刊
氣血、經絡、與健康 (八)
在今日講求效率、專業分工的時代,學域愈來愈多,知識的分類愈來愈細,我們也愈來愈依賴專家學者的意見。
- 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56期 2011年3月刊
氣血、經絡、與健康 (九)
氣血充足、經絡通暢是確保健康的二個關鍵因素,而這二者是互為因果的。
- 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57期 2011年4月刊
氣血、經絡、與健康 (十)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觀點,健康不止是身體沒有病痛,還包含了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等內容
- 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58期 2011年5月刊
氣血、經絡、與健康 (十一)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一些經常出現的症狀,如感冒、肚子不舒服、頭暈頭痛、疲倦、腰背酸痛等
- 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59期 2011年6月刊
氣血、經絡、與健康 (十二)
普通感冒(非流行性感冒)的初期症狀包含鼻塞、流鼻水、畏寒、發熱、項背酸痛等風寒表症
- 出處:憶師 想師 念師 徵文特刊期數:260期 2011年7-8月合刊
緬懷雲老禪師
聽到老禪師圓寂的消息時,心裡覺得十分意外。
- 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61期 2011年9月刊
氣血、經絡、與健康 (十三)
胸悶的症狀是自覺心胸不舒服、悶悶的,氣短是覺得自己呼吸不順暢,有時需要吸口大氣才比較舒服,而心悸則是覺得心臟跳動不安,甚至能感到心在跳動的不舒適感。
- 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62期 2011年10月刊
氣血、經絡、與健康 (十四)
這裡的肚子不舒服,指的是腸胃部份經常性不舒適的感覺,或悶悶的、脹脹的、或胃口不好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