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337期2018年10月
衲衣下的足跡 翻轉吧!我的寺院生活
在夜深靜下來思量:僧伽之所以學習「修行」,是要誠實的面對自己,抱持努力、謹慎的態度去克服自己的障礙與不足,期間還會承受他人的諸般指教…種種滋味
- 文:編輯部出處:336期2018年9月
衲衣下的足跡 好神拖
經此,讓我理解“真相”與“虛假”之間,物之“完整”與“損壞”之間,不是只單純的一條明顯的「界限」。
- 文:編輯部出處:336期2018年9月
衲衣下的足跡 禮誦《梁皇寶懺》有感
人生苦短,能夠學佛,無非於暗室點了一盞明燈,是何等可喜可賀的事
- 文:編輯部出處:335期2018年8月
衲衣下的足跡 居之安──房間
禪宗有所謂的禪和子「樹下一宿」之說──天地即是他的房間,秉持著「處處無家處處家」的灑脫自在,不執著房間一向的私密、安逸或者欲望的收藏。
- 文:編輯部出處:334期2018年7月
衲衣下的足跡 尋河
不斷編織並侃侃縷述河上風光,拼湊今昔的人事碎片,那就會像佛法所說的「根塵相觸相應外境」,意識湧動波波的轉折與陣陣的波瀾,啊!這剎那剎那的生滅,總是拘泥於“色”!
- 文:編輯部出處:334期2018年7月
衲衣下的足跡 憶念師公
「在自己的成績單上打分數。」
- 文:編輯部出處:333期2018年6月
衲衣下的足跡 青銀世代的對話
「你可以憤怒,只是你花太多時間憤怒,你的精力就不夠給你拿來成功了」。
- 文:編輯部出處:332期2018年5月
衲衣下的足跡 點滴老化的你我
在身體與精神雙重的老化之下,就只有任憑業力擺佈,失去自由與失去尊嚴,唯一能陪伴的是無可奈何與莫名的空虛了
- 文:編輯部出處:331期2018年4月
衲衣下的足跡 問路
「感謝!感謝!不好意思!由於你的帶路,讓我能幸運的參加了老和尚辦的第一次大專禪七。」
- 文:編輯部出處:331期2018年4月
衲衣下的足跡 禪修,常修
「禪修不是三天兩頭的活兒,修行也不止於這一輩子的事。」
- 文:編輯部出處:330期2018年2、3月
衲衣下的足跡 「處中得道」
修行就像一個彈琴的人,怎麼樣把琴絃調到恰到好處,因為琴絃調得太緊容易斷掉,調得太鬆又發不出正確的音來。
- 文:編輯部出處:329期2018年1月
我空怖滅
這章的重點就在「怖跟畏」,怖就是恐怖,畏就是畏懼。恐怖與畏懼源於人們內心的一種擔憂,因擔憂生起一個“我”的執著。執著什麼?就是自己的好惡,也就是自己的一份情感作用
- 文:編輯部出處:329期2018年1月
心得分享
如同上述的故事,做好事、存好心不一定就是饒益的結果,很多時候更是個己一廂情願的想法,亦或是骨子裡喜愛掌聲的包圍、享受奪目的光環才有所為
- 文:編輯部出處:328期2017年12月
欲的”十問”
禁欲是病,強求是病,放任是病;洽如其份是正常人,潔身自愛是修道人!
- 文:編輯部出處:324期2017年8月
問道宿命研討
宿命雖然難轉,但依於老和尚強調的:「願的力量可以克服很多的障礙。」
- 文:編輯部出處:322期2017年6月
我看佛法的四相
「善行、惡行總是離不開身、口、意的行為,當你面對別人,看不慣別人的行為表現時,是先返照自己還是先責備別人」
- 文:編輯部出處:322期2017年6月
佛亦耕作
因為農夫(代表一般眾生),只是解除短暫的飢渴痛苦,但世尊是為了眾生出離生死輪迴,而努力耕作大福田的人
- 文:編輯部出處:321期2017年5月
修行算術篇--1加1的「喻說」與「隨想」
瞧!「風雨夜歸人」,從風雨的迷惑到「夜歸」的休歇,一派安然,有了「道」的消息,也開啟日後她皈投老禪師門下的契機。
- 文:編輯部出處:319期2017年3月
夏日裡過海洋--------水舞
水舞一曲是以色列人慶祝尋獲水源,獲得身體及心靈上的能量補充
- 文:編輯部出處:318期2017年1、2月
衲衣下的足跡--刀子的黃金印象
談自性就是談這些理諦,就因為人會透過行為影響他人,甚至這個世界,如果你用刀來做破壞性的事,那你就是不尊重物的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