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289期2014年6月刊
如來如去
雲老禪師在《休庵禪案》中有《無門關》探討〈倩女離魂〉:
- 文:編輯部出處:290期2014年7月刊
讀碧雲集第二十三則有感
唯禪法中以疑、思、悟三段論,深體由見而知是不夠深入的,必須由見生疑,由疑生思,由思得悟
- 文:編輯部出處:290期2014年7月刊
人生何處不相逢--關於遺忘與記憶
當晚竟失眠,窗外新月在天,乾脆到庭院走走,好風吹得人敏感易觸,想起母親生長的純樸的客家庄
- 文:編輯部出處:291期2014年8月刊
行腳有感數則
行腳不是走路,行腳有參方,參者依於集論三卷云:東南西北四維上下,因果別差別名之為方,即十方因果遍滿….。
- 文:編輯部出處:291期2014年8月刊
【禪的語絲】讀後感
「禪行者,於耳目之所及,切忌但存挑剔,不作鏡照;返觀自我的起心動念,別人如何?自己又如何?」
- 文:編輯部出處:291期2014年8月刊
”病”這一回事
細菌!不!應該稱你們為“流感”,距離去年三春,你們對我的捉弄,今年三月我們又再相逢,我說:「你們這些殘忍的傢伙....」
- 文:編輯部出處:292期2014年9月刊
拾遺
千佛山菩提寺於7月19日至25日舉辦僧眾精進共修的結夏安居活動,為了圓滿此活動,許多台南區的義工菩薩們都發心來護持,讓僧眾能安心共修,更增上了一股道的力量。
- 文:編輯部出處:292期2014年9月刊
西安六日行
一天在西安用完晚餐,有人提議去看大雁塔,走進一個人聲鼎沸的廣場,大雁塔矗立半空中,已經是晚上八點的時候,但天才微暗,天邊的晚霞與大雁塔相輝映,成一幅唯美的圖畫。
- 文:編輯部出處:292期2014年9月刊
心經導論的心得分享
心經頭一個“觀"字,如何去觀?就是指深入去看,必須從「行深」開始,先去認識這個有相而後去行,依於擁有的知識經驗與佛陀的道理方法,運用想行之間的間隔去研究、分析、認識,才不會無明迷惑地去行識,其結果就是「有」的突破
- 文:編輯部出處:292期2014年9月刊
讀雲老襌「六力說」的心得感想
《六力說》曰:「今說因位菩薩,自凡而聖,由迷而覺,六力具足,皆為過程...」
菩薩在修學的過程中,不作自他分隔,執著“染淨、大小、高下、貴賤、美醜”。一綑柴火、一個小孩、一個女人、乃至一個國王,所有的平常日用皆不離佛性的作用。
- 文:編輯部出處:292期2014年9月刊
我讀《禪的語絲》
六祖:「汝觀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
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
萬法盡通、萬法具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
- 文:編輯部出處:293期2014年10月刊
靜坐止觀之有感而發
一味以強烈的自我意識來判斷事情,一直逃避不敢面對自己,否定別人的看法,還自以為不太計較、不去執著,實質上分別心很重,終究自招苦果。
- 文:編輯部出處:293期2014年10月刊
古嚴 古嚴
一、重溫舊夢
「你為什麼要排磚塊?那是建築師傅的工作呢!」
某師看到我把一堆散置在角落的磚塊疊成整齊的方塊,好奇的問著。
「我只是在重溫舊夢而已。」我回答。
- 文:編輯部出處:293期2014年10月刊
我讀《禪的語絲》
佛法不是用來作武器,專門刺傷他人。
佛陀所說的道理與方法,是用來調整自己的缺失;
務期使不好的調整成好的,使好的更為增上。
- 文:編輯部出處:295期2014年12月刊
生活雜感
簡單的說,深具愛心,注重德養,慈悲為懷,凡起心動念處,盡量做到不傷害別人,自己也不會受到傷害,能力所及,誠懇的盡一份心。
- 文:編輯部出處:297期2015年2、3月合刊
蓬門今始為君開
菩提寺的知客師大都在下午收信,從郵差手中接過信之後,便把信分類擺在櫃檯讓人領取。匆忙中
- 文:編輯部出處:297期2015年2、3月合刊
白玉黃金般的歲月
十二月初約好去抜蘿蔔,鐵定有不一樣的豐藏!
- 文:編輯部出處:298期2015年4月
人生的另一番體驗
常聽古德說:「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吃了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 文:編輯部出處:298期2015年4月
公車即景
一個早晨,紫琴搭上這班往學校的客運,由於淡水到北投線上有許多國中、小學的師生陸續上車,所以車內像沙丁魚般的擁擠。
- 文:編輯部出處:298期2015年4月
開心農場眾生相
“五妃廟”在台南市健康路上,是府城的一個觀光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