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302期2015年8月
唐代詩僧靈一和靈澈的詩歌
靈一跟靈澈說「何時共到天臺裡」,我們一起去天台山出遊,「身與浮雲處處閑」,我們的身子跟浮雲一樣的閑,這樣一首寫山水詩,表示出家人之間的情誼,和飄逸的心境。
- 文:編輯部出處:303期2015年9月
唐代詩僧靈一和靈澈的詩歌
「千年像教今不聞」:就是說佛教已經過了千年,但是真正的含義“法”是沒有人在講,「焚香獨為鬼神說」:因此我只好焚香一個人替鬼神來說法。
- 文:編輯部出處:304期2015年10月
唐代詩僧靈一和靈澈的詩歌 (六)
「誰識浮雲意」,誰知道道虔的內心境界呢?心意像浮雲一樣的自在飄渺,悠悠在天地間,覺得他的境界是“無處不為家”、“無處不是家”。
- 文:編輯部出處:305期2015年11月
修學愛語
佛學院生活有著看似忙碌的課程安排,除了要照表操課,有時也會有出坡的臨時任務,每天好像都跟著時間在賽跑........
- 文:編輯部出處:306期2015年12月
「暖春」電影導讀記要
故事發生在八十年代末一個偏遠貧窮的小山村裡,活潑善良的女孩小花,在爹娘和奶奶的呵護下,過著雖不富裕但卻快樂的生活。
- 文:編輯部出處:320期2017年4月
唐朝詩僧皎然詩中的禪境(II)
「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 文:編輯部出處:320期2017年4月
從佛法看故事--活見鬼
在現實生活的領域裡,人表鬼裡之類,幾乎俯拾即是。如欲念如火,愛貪不息,癡想蠻橫之造作者
- 文:編輯部出處:323期2017年7月
唐朝詩僧皎然詩中的禪境(II)(四)
秋風落葉滿空山
古殿殘燈石壁間
昔日經行人去盡
寒雲夜夜自飛還
- 文:編輯部出處:371期2021年11月
佛研院園地 緣起性空
眾生的無明,有一部分來自於不能深刻體悟緣起性空的道理,以至於在緣境中,在相上打轉,以分別、計較和執著來對治逆境或貪戀順境,進而造成對自己或其他有情的傷害或做有漏善。
- 文:編輯部出處:371期2021年11月
老和尚對我寫《餘響入霜鐘:禪宗祖師傳奇》的深層影響(二)
這些年青人因為貪欲而搶蘑菇,因為惠能「舍」他份內的蘑菇,即財施和法施,他們的心改為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