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研院園地

    收割

  • 文:編輯部出處:309期2016年4月
  • 農夫耕田,自插秧至收割,得花費許多心血於農田的作務上;同樣地,在常住中對於職事的學習,也得經歷過這般辛勤耕耘的過程。每當面對新職事時,對新的工作內容,常會感到惶惶然,怕未能勝任。

    九色鹿的故事

  • 文:編輯部出處:309期2016年4月
  • 一個人如果貪戀著某種東西,真的會日想夜想,很容易想出病來。無論多麼真貴的東西,也需要用正當的管道取得,才有意義。

    轉折之間

  • 文:編輯部出處:308期2016年2、3月合刊
  • 學佛因緣應是於往昔有所熏習,在接觸佛法時才有濃厚的興趣。輾轉來唸千佛山的佛學院,想是無始以來與老和尚結下的緣份,總覺得有心有所屬的親近感。

    慈悲

  • 文:編輯部出處:307期2016年1月
  • 如果要幫助他人拔苦,首先要認識,要了解到這個人有什麼苦?為什麼苦?要怎樣他才可以不苦,這都要有智慧才行。

    善根與功德(中)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269期2012年8月刊
  • 一個學佛的人,要抹煞「善根」很容易,可是要提升、要增上,就必須要學!善根究竟要怎麼去培養?其實很簡單,只不過做起來很難,也就是所謂的「十善道」。

    想一想、再想一想

  • 文:編輯部出處:269期2012年8月刊
  • 人,都擁有一種特質,就是當聽見好聽的話,心中便會歡喜;但是對於不好聽的言語,立即的反應就是會不高興,心裡頭不是滋味。可是喜歡聽好聽的話,對我們就是有利益的嗎?

    學佛點滴

  • 文:編輯部出處:268期2012年7月刊
  • 首先提到「起信」,剛開始接觸佛教時,對佛教的種種說法盡是「起疑」,處處懷疑,換句話說,根本就是不信任。

    佛法的效益

  • 文:編輯部出處:265期2012年3月刊
  • 一般人遇到煩惱,可能會利用轉換環境,或是轉個念頭,來做為消除煩惱的方式,表面上看起來,好像煩惱消失了,因為將不再有煩身惱心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