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247期 2010年5月刊
日曆、撕日曆、翻日曆
日曆,是一部大型的計時器、壁鐘。它計的時間數位較大,只計年、月、日、星期,不計幾點、幾分、幾秒。
- 文:編輯部出處:247期 2010年5月刊
慈悲故事集
今年農曆春節,用完早齋,鍾玲教授跟寺裡幾個人到後山走走,回來後,她與我分享了一件事
- 文:編輯部出處:247期 2010年5月刊
給爸爸的一封信
最近有信徒有些感情上的困惑,言談之間詢問:「師父為什麼想出家?」其實,這個問題有很多人問過我。
- 文:編輯部出處:247期 2010年5月刊
續我的懺悔
半個月前,住持和尚在韋駄院召集男眾常住師開會,在討論中,我了然於三年前從衹園寺回菩提寺的「為什麼?」我感覺這種“當面說清楚”是突破誤會很好的方式。
- 文:編輯部出處:248期 2010年6月刊
千古艱難唯一死
何謂死?《瑜伽師地論》(以下簡稱瑜伽)說:「由壽量極故,而便致死。」醫學的說法,是呼吸、心跳停止,器官衰竭不再運作,名為死。
- 文:編輯部出處:248期 2010年6月刊
在何處與東風相遇
在你心裡可有一首歌輕躍,隔許久再聽,感覺有什麼隱隱而徹底地不同了....。
- 文:編輯部出處:248期 2010年6月刊
蓮華與蓮藕
蓮華高高在上,低頭看著蓮藕:
- 文:編輯部出處:249期 2010年7月刊
衲衣下有感二則
《大般若經》有云:「舍利子,眼處性空故,眼處於眼處無所有不可得,眼處於耳處無所有不可得
- 文:編輯部出處:249期 2010年7月刊
談學佛行者之飲食
現代人病苦特別多,惡性腫瘤、心血管疾病、肝病、腎臟病還有各種慢性病等影響著人們的生命安全及生活品質。
- 文:編輯部出處:249期 2010年7月刊
夫人!天晴了
就在齋堂一角,我看到西邊一扇窗戶的下方有一張網,像馬戲團的空中飛人般,一隻蛛蜘正攀踞在網中,氣定神閒的在網上,好半天動也不動。
- 文:編輯部出處:249期 2010年7月刊
給在台東獄中服刑居士的一封信
相隔九個月,又收到你從後山台東寄來的信,原來你已被發監執行刑期了。
- 文:編輯部出處:250期 2010年8月刊
同學會
雪玉居士家就在離菩提寺不遠的地方,她有一座“百果園”,種有許多瓜果、花蔬。
- 文:編輯部出處:250期 2010年8月刊
天使之愛
再次見到江秀慧已是十八年後的事了。
- 文:編輯部出處:251期 2010年9月刊
釣魚
被調到菩提寺的韋陀院後,享受了一年多的西線無戰事的太平日子。
- 文:編輯部出處:251期 2010年9月刊
走過風雨 感謝有您
自九十五年接任住持以來始終不變的最大心願──將光明寺建設經營成一處“清淨莊嚴”的道場。
- 文:編輯部出處:252期 2010年10月刊
淡水河三部曲
農曆五月五是端午節,也是淡水「清水祖師爺」的誕辰,鎮上按例舉行年度的大拜拜。
- 文:編輯部出處:253期 2010年11月刊
最後的一封信
這是一封無法投遞的信,明知沒有地址,也不會再有收信人,因為妳已經「魂歸離恨天」了。我仍然想把心中的話寫出來。
- 文:編輯部出處:256期 2011年3月刊
逆行的順
兩年前在澳洲辭去了工作,到千佛山菩提寺佛陀學術研究院參學。
- 文:編輯部出處:256期 2011年3月刊
朝聞道,卻不可夕死可矣 !
有朋自遠方來,我說:「好久不見,我見你來過二 次了。」另一位說:「我見他來此三次了。」究竟他來過幾次呢?三次和二次。
- 文:編輯部出處:257期 2011年4月刊
無題亦是題
2010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星期五,佛學院導師開示,聆聽 師父解說「心性」有感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