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衣下的故事

    非乞是乞

  • 文:編輯部出處:308期2016年2、3月合刊
  • 那年我在台東,一個好天氣,有秋風送爽、有秋陽溫柔。朋友傳了一封伊媚兒給我,他說「彷彿一夕間,他研究室窗外的木棉已光禿禿的,枯乾的枝椏伸向天際,就像一個乞丐般。」

    畫上生命最後的一頁

  • 文:編輯部出處:307期2016年1月
  • 在海倫娜的內心世界裡,自學習佛法以後,一直追隨著佛陀自利利他的精神,懷著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的願力,不斷無窮盡地付出,秉承著佛陀偉大的精神,展露於現實的世界裡,照亮每一個角落,給人帶來一片光明,也就是她的力量來源。

    那遠遠的雨(上)

  • 文:編輯部出處:269期2012年8月刊
  • 鼓雨鈸雷,灑下的是一堆交錯的音符;可惜那意頗邪的划過,不是令人驚駭的閃電,而是一些令人防不勝防的陷阱。(雲老禪師的”思路”)

    每逢法會期間

  • 文:編輯部出處:269期2012年8月刊
  • 記得剛來菩提寺時,從佛研院的行堂做起,凡遇法會,學生個自負責的工作已安排好,從年初到年尾的法會大小約十來次,真的是體會出行堂職事的重要性,爾後進入常住擔當的職務更是不能馬虎

    鏡頭悟語

  • 文:編輯部出處:220期 2007年 11月刊
  • 我出家前的工作經歷猶如幻夢一樣,從美工到廣告設計,乃至企劃、剪接、導演與節目製播,像一幅幅拼貼,自有千般滋味,但是這段故事我得從頭談起...。

    談從業中顯道

  • 文:編輯部出處:217期2007年 8月刊
  • 「業」是造作的行為,行為完成後,得到善、惡、無記三種差別結果;善報感生天人,惡報墜墮三途。無記是一種善惡難辨的業,果報還是不出六道輪迴。

    住下來

  • 文:編輯部出處:216期 2007年 7月刊
  • 去寺裡共修, 超愛到大殿前大樹下的石桌石椅那邊坐坐, 近看彌勒菩薩慈顏常笑, 遠看大殿屋頂上的觀音菩薩平靜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