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68期2012年7月刊
圓覺之道第九集(下)
這可從「生與滅」來看,不生就不會有滅;一旦任何的事理發生,就會有煩惱,如果要使這煩惱不存在,就必須讓它消失掉,這種消失的現象就叫滅。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68期2012年7月刊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 如來現相品第二
出生佛法,於徧一切處,修治行持,當可克期證入如來境地,猶如普賢菩薩所開啟的覺悟境地;為已獲諸佛大神通故,為已周徧流布法界故,為已能常現法身於法界故。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68期2012年7月刊
唯識法相學13百法-心所有法(八)
「忿」是怒形於色,就是將不歡喜表現於外。貪與欲,如果不表現出來,人家還真不知道你的究裡。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68期2012年7月刊
禪的現實面
現實,就是人生於現前時代,有關實際上的利樂與傷害;無論站在任何的立場,任誰也必須面對,不可能否認或逃避,即使是「出世離塵」的修道者。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268期2012年7月刊
善根與功德(上)
如果一個人會學佛,是因為善根很深,結果學佛後卻比一般人還糟糕,那他原來的善根哪裡去了?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67期2012年5-6月合刊
圓覺之道第九集(上)
以科學的觀點來看,人的色身,事實上,總離不開這四大基本元素;可以說,色身就是由四個基本元素組成的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67期2012年5-6月合刊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 如來現相品第二
如是坐已,其諸菩薩身毛孔中,一一各現十世界海微塵數一切寶種種色光明,一一光明中,悉現十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皆坐蓮華藏師子之座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67期2012年5-6月合刊
唯識法相學-百法-心所有法(七)
所以說「了別」,明了辨別的目的是──不要造成煩惱。會造成煩惱,肯定你就是傲慢。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67期2012年5-6月合刊
禪的有非無空
世間法非佛法,佛法却不離世間;亦如眾生不是佛,若信佛、學佛,眾生即可以成佛。
- 出處:封面裡期數:266期2012年4月刊
得證覺果
人皆有欲,唯然不貪;學習淡然,彼此無傷;倘若追求滿足,受損的終歸是自己!
- 出處:封面裡期數:265期2012年3月刊
問:馬大師欠安,院主疑;不知如何度過時日。
問:馬大師欠安,院主疑;不知如何度過時日。
馬云:日面佛,月面佛。意旨如何?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65期2012年3月刊
圓覺之道第八集(上)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淨境界,云何修行?世尊!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於幻?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65期2012年3月刊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 如來現相品第二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即於面門眾齒之間,放佛剎微塵數光明;所謂眾寶華徧照光明,出種種音。莊嚴法界光明。垂布微妙雲光明。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65期2012年3月刊
唯識法相學 -百法-心所有法(五)
繼續介紹唯識法相,現在談的是“善位”,就是心所有法裡好的一面。前面已談到「無貪」跟「無瞋」,現在談「無癡」。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65期2012年3月刊
禪行者行處
禪那在靜慮,定功在安住;靜慮之時,循佛教法;定功之行,正念不亂。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265期2012年3月刊
心性(上)
今天來談“心性”。“心”,是每個人的“我”;“性”,就是本質、本體,談“心性”也就是談每個人的“我”的本質、本體。
- 出處:封面裡期數:264期 2012年1-2月合刊
心念震動時
耽心駭怕,無非是庸人自擾。
想的太多,多因追逐逸樂。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64期 2012年1-2月合刊
圓覺之道第七集(下)
若以「虛空」來說的話,虛空本身沒有「有」的存在。之所以「有」,我們曉得,太陽有時有、有時沒有,是不是都沒有了?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64期 2012年1-2月合刊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 如來現相品第二
爾時,諸菩薩及一切世間主,作是思惟:云何是諸佛地?云何是諸佛境界?云何是諸佛加持?云何是諸佛所行?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64期 2012年1-2月合刊
唯識法相學 - 百法-心所有法(四)
繼續介紹唯識法相,現在談百法裡的“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