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處:封面裡期數:281期2013年9月刊
向虛空學習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81期2013年9月刊
圓覺之道 第16集(上)
這一段經文重點是在“圓覺淨性,現於身心”,所涉及的是對“自我”怎樣從入門的一些基本認識,而後進入到怎樣去調理?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80期2013年8月刊
圓覺之道第十五集(下)
這裡說到身心的問題,以及所謂恆久與消失,也可以說生與滅的關係,最簡單的說法,生是發生,滅是消失。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80期2013年8月刊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華藏世界品第五之一
化形:應化身之形像,化現光明法界,是方便示現;為調伏眾生故,為普應眾生之心所樂故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79期2013年7月刊
圓覺之道第十五集(上)
因為要談幻,必須要把幻以後的經文先做些認識,才知道為什麼面對幻──不能捨棄幻,而也不能執著幻!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78期2013年6月刊
圓覺之道第十四集(下)
以色身來說是所謂的物質層面,它具備了很多的根本條件,談四大,是談它的本質、本體,可是中間能夠產生作用、變化,必須要有一些根本條件。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77期2013年5月刊
圓覺之道第十四集(上)
這一段經文主要的重點是認識自我,從物質到精神的層面去認識;以佛法慣用的名詞來講,就是色身與法身,色身是物質體,法身是精神的層面。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76期2013年4月刊
圓覺之道第十三集(下)
我們曉得思惟、住持如果與生死跟道沒有關係,那就是世俗人。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75期2013年3月刊
圓覺之道第十三集(上)
於是普眼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74期2013年1-2月合刊
圓覺之道第十二集(下)
如果人家認定你的確不是如此,為什麼你還因為誤會而難過呢?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71期2012年10月刊
圓覺之道第十一集(上)
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菩薩如幻三昧,方便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幻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73期2012年12月刊
圓覺之道第十二集(上)
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 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72期2012年11月刊
圓覺之道第十一集(下)
擺在某個位置,這都是一種發生的現象,發生以後,我們擺在那裡,確定了,這就是一種「住」,就是存在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70期2012年9月刊
圓覺之道第十集(下)
其實大家不要把「淨土」當成一個國度,一個地方,你只要看這句話──「心淨即佛土淨」,就可了解,究竟淨土是在那裡?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69期2012年8月刊
圓覺之道第十集(上)
前面經文談到,身心都像幻覺一樣,既然如此,於修行而言,豈不無行可修了?之前已談了一部份,現在在「如幻」上,再做深入的認識。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69期2012年8月刊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 如來現相品第二
一切塵剎中,經無數億劫,於過去所行之事,妙法佛音,咸演十方塵數國土;猶若光明之網,於光網中悉有佛身,教化一切有情眾生;以平等無差別佛身,徧滿十方法界,隨眾生之根性,善加調伏。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69期2012年8月刊
唯識法相學14百法-心所有法(九)
「慳」就是慳吝,即吝嗇的意思,如果用口語說就是小氣。有人解釋為自私,其實不能與自私扯在一起,自私的人往往是偏於貪。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269期2012年8月刊
善根與功德(中)
一個學佛的人,要抹煞「善根」很容易,可是要提升、要增上,就必須要學!善根究竟要怎麼去培養?其實很簡單,只不過做起來很難,也就是所謂的「十善道」。
- 出處:封面裡期數:268期2012年7月刊
無相自在
問:云何福德?
答:福是樂受果,德是行為因。
問:云何功德?
答:功是利樂果,德是修養因
- 出處:封面裡期數:268期2012年7月刊
如何是想行之間建立間隔?
問:如何是想行之間建立間隔?
答:殺機起,寶劍不出鞘。
問:已起殺機,心識即犯殺?!
答:犯殺未殺,是想行的空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