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218期2007年 9月刊
妙法蓮華經決疑 - 法師品第十(二)
藥王!多有人在家出家行菩薩道,若不能得見聞,讀誦、書持、供養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未善行菩薩道;若有得聞是經典者,乃能善行菩薩之道。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218期2007年 9月刊
大方廣佛華嚴經釋義(四)
復有無量主藥神,所謂吉祥主藥神,栴檀林主藥神,清淨光明主藥神,名稱普聞主藥神,毛孔光明主藥神,普治清淨主藥神,大發吼聲主藥神,蔽日光幢主藥神,明見十方主藥神,益氣明目主藥神,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性皆離垢,仁慈祐物。
- 文:若知出處:218期2007年 9月刊
金剛經研讀之七十七 - 千經萬論只為明心(一)
「千經萬論只為明心」!這是禪門祖師大德說的話,因為禪宗的宗旨即在指點行人明心見性;心如何明?!性如何見?!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217期2007年 8月刊
大般若經要解 - 寂滅相義
這個單元要介紹的是「寂滅相」。
寂滅的「寂」,通常解釋為沈,就是在起變化的時刻,怎麼使變化的現象慢慢沈寂,不再生起變化。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217期2007年 8月刊
妙法蓮華經決疑 - 法師品第十(一)
「爾時,世尊因藥王菩薩告八萬大士。藥王!汝見是大眾中,無量諸天,龍王,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與非人,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聲聞者,求辟支佛者,求佛道者,如是等類;咸於佛前,聞妙法華經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隨喜者,我皆與授記,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217期2007年 8月刊
大方廣佛華嚴經釋義(三)
復有佛世界,微塵數執金剛神;所謂妙色那羅延執金剛神,日輪速疾幢執金剛神,須彌華光執金剛神,清淨雲音執金剛神,諸根美妙執金剛神,可愛樂光明執金剛神,大樹雷音執金剛神,師子王光明執金剛神,密燄勝目執金剛神,蓮華光摩尼髻執金剛神,如是等而為上首。
- 文:若知出處:217期2007年 8月刊
金剛經研讀之七十六 - 一體三寶之識(四)
自心如果沒有覺悟的話,那我們就是一個眾生相,這個眾生相,不只是人,而是法界的眾生群相;所以《金剛經》要我們不要自外於眾生,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自外於眾生,那就有人、我、眾生的差別觀,一有差別觀,根本上是背離佛法的。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216期 2007年 7月刊
大般若經要解 - 不增不減義
這單元要介紹的是「不增不減」,在法要上它雖與「不垢不淨」差不多,但境界卻不相同。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216期 2007年 7月刊
大方廣佛華嚴經釋義(二)
又以諸佛神力所加,一念之間悉色法界,其師子座,高廣妙好,摩尼為臺,蓮華為網,清淨妙寶以為其輪,衆色雜花而作瓔珞;堂榭樓閣,階砌戶牖,凡諸物像,備體莊嚴;寶樹枝果,周迴間列,摩尼光雲,互相照耀。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216期 2007年 7月刊
妙法蓮華經決疑 - 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爾時,阿難、羅睺羅而作是念:我等每自思惟,設得授記,不亦快乎?!即從座起,到於佛前,頭面禮足,俱白佛言:世尊!
- 文:若知出處:216期 2007年 7月刊
金剛經研讀之七十五 - 一體三寶之識(三)
我們再看,在一個家庭裡,為同一父母所生的子女,為什麼個性會不一樣?有的個性非常乖巧,或者懂得自動自發,把自己管理得很好,不用父母操心,而有的就一定是要被呵護的。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215期 2007年 6月刊
大般若經要解 - 六波羅蜜
本單元要談的是波羅蜜行,但還是以六波羅蜜為基礎。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215期 2007年 6月刊
妙法蓮華經決疑 - 五百弟子授記品第八(三)
其五百比丘 次第當作佛
同號曰普明 轉次而授記
我滅度之後 某甲當作佛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215期 2007年 6月刊
大方廣佛華嚴經釋義(一)
梵行道友,大雪山逸塵大師,稚齡披剃,禮華嚴尊宿妙雲老和尚座下,故自幼受乃師的薰陶,專研華嚴法海,可惜剛愈而立之年,即因癆病逝世,是我禪林生涯中所蘊記憶,畢生難以釋懷之憾事也!
- 文:若知出處:215期 2007年 6月刊
金剛經研讀之七十四 - 一體三寶之識(二)
於千佛山的家風,我們可以看到,老禪師培育僧才的風格,那就是:
〝不管別人對不對,自己一定要對,做對了是應該的,做錯了趕緊懺悔〞。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214期 2007年 5月刊
大般若經要解 - 波羅蜜行
這一個單元,要介紹的是「波羅蜜行」。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214期 2007年 5月刊
妙法蓮華經決疑 - 五百弟子授記品第八(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 文:若知出處:214期 2007年 5月刊
金剛經研讀之七十三 - 一體三寶之識(一)
金剛經是大乘佛法中一部很重要的經典,我們看須菩提怎麼向佛陀請法?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213期 2007年 4月刊
大般若經要解 - 五蘊密義
這個單元要介紹「五蘊」。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213期 2007年 4月刊
妙法蓮華經決疑 - 五百弟子授記品第八(一)
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從佛聞是智慧方便,隨宜說法;又聞授諸大弟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