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268期2012年7月刊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 如來現相品第二
出生佛法,於徧一切處,修治行持,當可克期證入如來境地,猶如普賢菩薩所開啟的覺悟境地;為已獲諸佛大神通故,為已周徧流布法界故,為已能常現法身於法界故。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268期2012年7月刊
唯識法相學13百法-心所有法(八)
「忿」是怒形於色,就是將不歡喜表現於外。貪與欲,如果不表現出來,人家還真不知道你的究裡。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268期2012年7月刊
禪的現實面
現實,就是人生於現前時代,有關實際上的利樂與傷害;無論站在任何的立場,任誰也必須面對,不可能否認或逃避,即使是「出世離塵」的修道者。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267期2012年5-6月合刊
圓覺之道第九集(上)
以科學的觀點來看,人的色身,事實上,總離不開這四大基本元素;可以說,色身就是由四個基本元素組成的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267期2012年5-6月合刊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 如來現相品第二
如是坐已,其諸菩薩身毛孔中,一一各現十世界海微塵數一切寶種種色光明,一一光明中,悉現十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皆坐蓮華藏師子之座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267期2012年5-6月合刊
唯識法相學-百法-心所有法(七)
所以說「了別」,明了辨別的目的是──不要造成煩惱。會造成煩惱,肯定你就是傲慢。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267期2012年5-6月合刊
禪的有非無空
世間法非佛法,佛法却不離世間;亦如眾生不是佛,若信佛、學佛,眾生即可以成佛。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265期2012年3月刊
圓覺之道第八集(上)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淨境界,云何修行?世尊!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於幻?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265期2012年3月刊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 如來現相品第二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即於面門眾齒之間,放佛剎微塵數光明;所謂眾寶華徧照光明,出種種音。莊嚴法界光明。垂布微妙雲光明。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265期2012年3月刊
唯識法相學 -百法-心所有法(五)
繼續介紹唯識法相,現在談的是“善位”,就是心所有法裡好的一面。前面已談到「無貪」跟「無瞋」,現在談「無癡」。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265期2012年3月刊
禪行者行處
禪那在靜慮,定功在安住;靜慮之時,循佛教法;定功之行,正念不亂。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264期 2012年1-2月合刊
圓覺之道第七集(下)
若以「虛空」來說的話,虛空本身沒有「有」的存在。之所以「有」,我們曉得,太陽有時有、有時沒有,是不是都沒有了?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264期 2012年1-2月合刊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 如來現相品第二
爾時,諸菩薩及一切世間主,作是思惟:云何是諸佛地?云何是諸佛境界?云何是諸佛加持?云何是諸佛所行?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264期 2012年1-2月合刊
唯識法相學 - 百法-心所有法(四)
繼續介紹唯識法相,現在談百法裡的“善位”。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264期 2012年1-2月合刊
九種大禪
菩薩既憑弘誓,利益眾生,則當進修深廣大行;然深廣之行,莫若禪定。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219期 2007年 10月刊
大般若經要解 - 九十波羅蜜(二)無彼岸
這單元要談的是波羅蜜行──九十波羅蜜裡的第五個「無彼岸波羅蜜」。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219期 2007年 10月刊
妙法蓮華經決疑 - 見寶塔品第十一(一)
爾時,佛前有七寶塔,高五百由旬,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從地涌出,住在空中,種種寶物而莊校之;五千欄楯,龕室千萬,無數幢幡,以為嚴飾,垂寶瓔珞。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219期 2007年 10月刊
大方廣佛華嚴經釋義 (五)
復有無量主晝神,所謂示現宮殿主晝神,發起慧香主晝神,樂勝莊嚴主晝神,香華妙光主晝神,普集妙曜主晝神,樂作喜目主晝神,普現諸方主晝神,大悲光明主晝神,善根光照主晝神,妙華纓絡主晝神,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皆於妙法能生信解,恒生精勤,嚴飾宮殿。
- 文:若知出處:219期 2007年 10月刊
金剛經研讀廣播稿之七十八 - 千經萬論只為明心(二)
以學佛一定要深明般若,才能夠進入實相清淨,正信解脫!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218期2007年 9月刊
大般若經要解 - 九十波羅蜜(一)無邊波羅蜜
這單元要介紹九十波羅蜜。九十波羅蜜可以說是九十種方法,關係到修行的過程中,要用什麼樣的觀念與態度去面對問題、化解問題,所以,九十波羅蜜會解說得比較詳細,下面依序一一介紹,首先談的是第一個,「無邊波羅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