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 341期2019年3月
大乘起信論 三寶之認識
當然僧還涉及,譬如啞羊僧,什麼叫啞羊僧?不會開口,就是從來不會談佛法,談修養的。也有應供僧,只是受供的老實比丘。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 341期2019年3月
心路歷程──桑蒙11-3
事實上老師父原本事繁,也抽不出太多的時間,分配給一個並非為佛法而來的學生;就像她以後的連續幾次來寺,僅僅耽於寺中的一份清靜,而有似串門子一般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40期2019年1、2月
340期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甘露,乾旱時,所降之及時雨,意謂滋養生命者;是處乃謂如來說法之喻,可以導引入涅槃勝境。猶以讚頌語,謂如來大覺之法,通往涅槃之門,和雅神威,喻如甘露聖水。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40期2019年1、2月
大乘起信論 論題解釋
其實「大」是廣大的意思,不是大小的意思;「廣大」肯定是很多很多,也就是多數。也有很多人解釋此大是相對於小來說,那是錯的,不可以用這種方式!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40期2019年1、2月
心路歷程──桑蒙11-2
由於造作而發生一些什麼樣的後果,這些後果,無論是善的、惡的、無記的,通稱之為「自我意思」,也就是佛法中所說的「我意識」!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39期2018年12月
339期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佛慧如浩海,覺悟諸含識;所謂含識者,即言一切有情識作用之眾生,悉皆含蘊「識取」之情感。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39期2018年12月
心路歷程──桑蒙11-1
「改變自己,原本是很痛苦的一件事;但是,無始以來『業』的內容繁複;如果,不能毅然立願,與其生生世世承受輪迴之苦,不如今生今世究竟解脫」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38期2018年11月
338期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又放光明名勇猛
此光覺悟懶墮者
令彼常於三寶中
恭敬供養無疲厭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38期2018年11月
唯識法相學83四智(下)
哪怕講念佛求生西方淨土,它還是有觀行。《觀無量壽經》裡就有十六觀行法,所以八萬四千法門,沒有不觀行而說佛法的。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38期2018年11月
心路歷程──桑蒙10-2
「禪公案像詩,像畫,像工技,像方程多變之學;像寓言,像傳統祖訓,像多層次的經驗之秘;像雲霧,像雷電,像引發山洪的暴風雨;像醫藥,像茶點,像生命過程不可或缺的資糧!但是,說它像什麼都可以,絕不可以說它像謎語,像怪話!」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37期2018年10月
337期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造立如來大悲像
眾相莊嚴坐華座
恒歎最勝諸功德
是故得成此光明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37期2018年10月
唯識法相學82四智(上)
以這四種智而言,在唯識學上它主要的重點擺在哪裡?不外由八識來分別四種智慧,也就是這四種智慧需要運用八識去分別、認識,完成它的知識經驗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37期2018年10月
心路歷程──桑蒙10-1
「語體文如白話,可以道說佛法中的體、用、相,卻怎也表達不出玄奧微妙之境哩!」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36期2018年9月
圓覺之道第四十二集(下)
現在菩薩比丘、比丘尼要做佛陀的代言人,往往談淨土就把西方極樂世界當作唯一的淨土,否定了其他的淨土,甚至認為其他的九大學派都沒有用,可是他忘了一個問題,這都是佛說的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36期2018年9月
336期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所放光明名善現 若有眾生遇此光
必令獲益不唐捐 因是得成無上智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36期2018年9月
唯識法相學81二智
以智來講要把握一個基本原則,已經擁有的知識經驗叫做“根本智”,原先沒有的,而後可以得到就是“後得智”。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36期2018年9月
心路歷程──桑蒙9-2
要在千佛山設立男女兩個佛學院,分別招收有志修學的緇素四眾佛弟子,為教界厚植弘法人才,免除世俗認定出家人「只會替死人念經」的錯誤觀念,提高僧尼於社會立足的地位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35期2018年8月
圓覺之道第四十二集(上)
所以才說「信」是因「受」而完成;不是生起自信就完成了信心,必須要在現實生活中間去體會、感受,從中得到認識、了解,這時建立的信心才是所謂的菩提大道,而不是自我意識。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35期2018年8月
335期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菩薩種種方便門 隨順世法度眾生
譬如蓮華不著水 如是在世令深信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35期2018年8月
唯識法相學80三身之辨
談“自性身”有自性的本體,這是個法相;“受用身”有受用的本體;“變化身”有變化的本體,在本體上去做認識了別,所以它絕不是三個本體,而是以一個人的“我”為本體,談三種法義或講三種現象,這才是它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