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語書摘

    雲語書摘 種性之行的認識

  • 文:出處:376期2022年5月
  • 種性之行是談菩薩行道,必須具備不同種性,建立不同的作為;例如要行善業,立宏願,學法門,成無上道,亦如四弘願的踐履,例如願度眾生,願斷煩惱,願修法門,願證菩提。

    雲語書摘 十長養心

  • 文:出處:375期2022年4月
  • 十長養心依其次第,乃四無量心、四攝法,以及止觀等持,而入於長養之位。是諸佛菩薩依之入於堅持的修養,所以古德們名之為行法之門。

    雲語書摘 五蘊的調理

  • 文:若知出處:374期2022年3月
  • 老禪師當時介紹說:「本法門乃是輔助運用思想,發揮智慧的一種方法,適合於任何的宗派,任何的行門。舉凡學佛行者,甚至教外人士,有意修心養性的任何仁者,只要依之修持,詳加揣摩,必能獲取深厚的利益。」

    雲語書摘 比丘的釋義

  • 文:出處:374期2022年3月
  • 因此,面對善惡的時候,不分別愛、厭,平等對待,不起錯謬;也就是對待惡的使能轉為善,對待善的使之能更好。依於法的修行,猶如衣服,欲穿必須洗,洗淨之後,再穿又髒,髒了再洗;如是行為,即是於法的修行。

    雲語書摘 觀念十境

  • 文:出處:373期2022年1、2月合刊
  • 「念」於學佛行者而言,在「念念」相續之時,如何把握與維護;依所起之心念,後念相續前念的中間,能夠一念專注於一心,使其不致散亂,即在「念處」的功效,是否具有「道力」的修養德行?

    雲語書摘 觀行先要止

  • 文:出處:372期2021年12月
  • 像雞與蛋的關係是一種「法」的現象,猶如種子與果實的關係;千萬不要在彼此之間尋找其最初是什麼?因為「法」的最初與最後,只是一種因的組合,果的顯現。

    雲語書摘 波羅蜜行

  • 文:出處:367期2021年07月
  • 從生到死,究竟而入涅槃的彼岸,是一個理想,而要抵達理想必須要有方法,有所謂的六波羅蜜法、十波羅蜜法、九十波羅蜜法,以至到達無量波羅蜜法。

    雲語書摘 心生即種種法生

  • 文:出處:366期2021年06月
  • 「因緣生法,不捨因果,心是諸行之主。
    因緣違背,因果罔然,心是分別之王。
    生法求滅,究竟因果,心是造作之主。
    因緣離散,因果難顯,心是取捨之王。」

    雲語書摘 重業輕報

  • 文:出處:361期2020年12月
  • 佛陀知道此事後,就放光勸誡他:「你以前離開欲望的世間生活,加入了修行的生活,卻又染上所有的束縛。如今要令內心清淨,必須連根拔起欲望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