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18期2017年1、2月
唯識法相學63兩個輪迴
這兩個輪迴,是依於一個物質的本體、一個精神作用的認識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17期2016年12月
圓覺之道第三十四集(上)
這段經文談到既然眾生皆有佛性,佛性沒有顯現之前為什麼會染上污垢?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17期2016年12月
317期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覺首菩薩言:佛子!心性是一。云何見有種種差別?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17期2016年12月
唯識法相學62十二因緣(三)
「因為什麼、關係到什麼」,這就是叫因與緣,有十二個因緣的方法,可以把法相做認識而後了別,最後可以肯定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15期2016年10月
圓覺之道第三十三集(上)
“定”是以禪的修養為主題,而禪的修養包括了“奢摩他、三摩缽提與禪那”,若以這三種修行的方法做一種輪替的方式去修,一直達到菩薩的境界就稱之為“定輪”。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15期2016年10月
315期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智慧無等法無邊 超諸有海到彼岸
壽量光明悉無比 此功德者方便力
所有佛法皆明了 常觀三世無厭倦
雖緣境界不分別 此難思者方便力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15期2016年10月
唯識法相學60十二因緣(一)
談十二因緣法之前先要做一個認識,聲聞法是以“十二緣起”而說法,菩薩法是以“十二因緣”而說法,這是其中的一個差別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15期2016年10月
佛法要義 六種善法
佛法談善法有人天的、有二乘的、有小乘的,還有通教、別教、圓教的不同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14期2016年9月
圓覺之道第三十二集(下)
“靜靜的思考”只是一個名相,還要知道它裡面的法義,也就是說“靜”不只是平白靜下來那麼簡單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14期2016年9月
314期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志樂佛功德 其心永不退
住於清涼慧 如是業應作
一切威儀中 常念佛功德
晝夜無暫斷 如是業應作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14期2016年9月
唯識法相學59緣起釋義
唯識學談十二因緣,雖然在基礎上沒有捨棄這個,但在法相上的了別,往往跟其他學派的說法差別很大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14期2016年9月
佛法要義 認識善惡
這裡為什麼不談無記呢?因為善是肯定的,惡也是肯定的,這種善與惡不能肯定的就是無記;所以無記可以不用一個課程談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13期2016年8月
圓覺之道第三十二集(上)
禪那的涵義早期與後期的翻譯不同,早期稱為“思惟修”、“功德叢林”,後期稱為“靜慮”。其實以禪那的本意來講,包含了這三者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13期2016年8月
313期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或見師子吼 殊勝無比身
示現最後生 所說無非實
或有見出家 解脫一切縛
修治諸佛行 常樂觀寂滅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13期2016年8月
唯識法相學58五蘊究竟(二)
如果只在“色受”上打轉,不進入“想”的話,等於一大堆聚沫,而這些聚沫是不同的水泡形成的,如此而已。好像煩惱就像一堆聚沫,但是“煩惱什麼”才是不同的水泡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13期2016年8月
佛法要義 淨法熏習
談淨法,也就是怎麼樣清淨業所生起的一些習氣,一些果報的現象,然後用道的方式以得到解脫,這才是談「因業說染法,以道來說淨法」,必須先辨別的。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12期2016年7月
圓覺之道第三十一集(下)
“幻”是不實在的,但是我們能用自我意識去說嗎?因為明明看到了是一個有的現象、一個存在的現象,卻硬要把它當成是虛幻的現象,在“等持”上就說不過去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12期2016年7月
312期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問:「文殊菩薩乃七佛之師,當本事佛,其如來名、及其佛國云何?」
答:「佛名不動智如來,其國名金色世界,即文殊菩薩之淨土世界。」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12期2016年7月
唯識法相學57五蘊究竟(一)
一般的說法與唯識學從法相上做唯識分析是有差別的。現在談五蘊究竟,就是從法相上去認識之後,才做肯定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12期2016年7月
佛法要義 熏習(三)妄心、妄境界
心念與意念最大的不同在哪裡?心念是一個想,或講思想,經過「思」在「想」中間去思考,起的這種念叫做心念。意念是什麼呢?是因為根塵相接觸產生的分別,所以意念是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