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87期2023年05月
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十四章 請問善大
即使你學佛了,你不去修行辦道,不能依教如法,同樣也是不好。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87期2023年05月
《金剛經研討》(二)
這種「智」的層次,到達最高點是什麼?把別人的一切知識經驗,吸收之後轉化為自己的,這個智才是真正修養而成的「智」。所以說修慧,慧不要修,智才要修。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86期2023年04月
386期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林:聚集義。如叢林,眾僧聚集處。
眼:著重義。如眼目,主要著重處。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86期2023年04月
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十三章 問道宿命(下)
若這一生中,一直都這麼不斷地去做,當然能夠清淨;如果不去做,就隨業而轉了,就算知道過去的宿命也沒有用。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86期2023年04月
《金剛經研討》
可以發現相對的形成,也是有不同的過程,要從相對的認識突破,也需要過程才有機會顯現絕對。道理在哪裡?如果說是「智慧」的話,就很容易把握,也是這部《金剛經》介紹的重點。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85期2023年03月
385期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夜摩天王見佛世尊降臨,化宮殿為摩尼般莊嚴;憶念過去、因佛所所種善根,功德之所成而吉祥莊嚴。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85期2023年03月
大乘起信論法義 增益功德
「唯一」是什麼?要能夠達到了生脫死,所以唯一的功德,是以生死一大事因緣來說法,如果離於生死只談功德,最多只是一個佛教徒。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85期2023年03月
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十三章 問道宿命(中)
佛陀談道理時,如果要以《四十二章經》來講,幾乎每處都是談欲的問題──愛欲,情欲。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84期2023年1、2月合刊
384期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力:梵語嘛囉。意謂力量之效用;如聲聞以精進為力用,菩薩以智慧為力用,諸佛以大慈悲平等心為力用。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84期2023年1、2月合刊
大乘起信論法義 二諦圓融
菩薩法呢?是苦與集的關係、滅與道的關係,分兩部分來說,也就是不是苦集滅道,一個一個講,如聲聞法談四諦。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84期2023年1、2月合刊
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十三章 問道宿命(上)
因為宿命,談「宿」就是過去的,或講昨天以前的;昨天以前的,以命來說,不是一般人所謂的命運,這裡談命究竟是談什麼?就是談業。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83期2022年12月
383期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淨諸波羅蜜行,於事深觀,於理深思,於治勤習,是菩薩能淨波羅蜜之要領;因此,事觀,理思,勤習,能消滅一切煩惱,成就菩薩修因,而得無上菩提殊勝之果。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83期2022年12月
大乘起信論法義 覺的認知
「七覺」,七種覺是談什麼?怎麼形成覺?也就是要怎麼去著手才能到達覺,有七種方法,是必須要去認識的。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83期2022年12月
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十二章 舉難勸修(下)
見好不求難、被辱不瞋難、有勢不臨難、觸事無心難、廣學博究難、除滅我慢難、不輕未學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見性學道難、隨化度人難、睹境不動難、善解方便難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82期2022年11月
382期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佛子!有十種法,令諸菩薩、所行清淨。何等為十?一者悉捨資財、滿眾生意。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82期2022年11月
大乘起信論法義 覺的層次
談層次,以覺來講有層次,以智慧來講不是層次,而是智,能發揮慧的力量的大小.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82期2022年11月
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十一章 施飯轉勝
因為那些佛已經成就了,而正在往這條路上走的修行人,如果以飯食供養他,等於他唯有維護色身,才能成就法身。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81期2022年10月
381期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無諍門:諍者、煩惱之所緣;無諍者,與人與事,不起貪、瞋、癡之心,安住空諦,隨緣化境;復能設身處地,不使發起貪、瞋、癡之心,息諸煩惱,是無諍行門之妙義。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81期2022年10月
大乘起信論法義 如來藏 煩惱是生滅門 菩提是真如門
「了生脫死」,為生死大事而來到這世界。既然是出家人,當然就必須要學佛陀所有的道理方法,還要去熏習,去修行完成修養,然後不僅僅自己成就,還要幫助別人成就。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381期2022年10月
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十章 喜施獲福
如果只是強調布施得愈多,功德就愈大,只是在這上面打轉,就變成很難聽的一句話──歛財的行為。